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健康惠州建設,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更好地組織實施全民預防保健工作,市衛計局牽頭起草了《關于開展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意見征集截止日期為2018年4月12日。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可通過以下途徑向我局提出意見:
一、通過傳真方式將意見傳真至:0752-2833065;
二、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hzjczdk@126.com;
三、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郵寄至:惠州市惠城區江北富民路10號衛生大樓10樓辦公室(516000),并在信封上注明"全民預防保健工作征求意見"字樣。
特此公告。
附件:關于開展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的意見(試行)(征求意見稿)
惠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2018年3月29日
關于開展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的意見(試行)
(征求意見稿)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健康惠州建設,經研究,決定在全市開展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健康中國發展戰略,以健康管理為中心,以預防保健服務為重點,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為目標,構建全民健康管理服務體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康管理服務"惠州模式",全方位、全周期、全覆蓋維護人民健康,形成"黨委政府統籌主導,部門協調聯動,市、縣、鎮、村共同參與"的全民健康管理工作機制,構建"預防為主,醫療保健資源下沉,健康管理服務前移"的全民健康管理工作格局,營造"群眾主動管理健康、主動宣傳健康"的全民健康管理工作氛圍,提升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作出貢獻。
二、工作原則
堅持黨政主導、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群防群控的方針原則。落實"五個重點"、實現"五個強化":以基層體系為重點,強化資源下沉;以疾病預防為重點,強化防治結合;以信息科技為重點,強化資源共享;以中醫特色為重點,強化康復保健;以健康管理為重點,強化全員參與。
三、重點工作任務
(一)開展健康體檢。
2018-2020年為試行期,體檢對象為全市常住人口,結合我市實際,劃分0-6周歲、7-17周歲、18-34周歲、35-64周歲、65周歲及以上五個年齡組。其中:0-6周歲及65周歲及以上人群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執行。7-64周歲在2018年-2020年試行期間享受一次免費體檢。體檢方式以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檢為主、巡回體檢為輔、入戶體檢為補充。各縣(區)要根據實際制定體檢方案,結合各人群具體情況有計劃、有組織、有順序實施體檢工作,切實提高健康體檢率,使健康體檢覆蓋全市常住人口。
(二)開展健康管理。
通過健康體檢,建立健全和完善個人健康檔案、家庭健康檔案和社區健康檔案,全面掌握群眾健康狀況。充分利用好健康體檢結果,大力開展健康促進與教育,融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力量資源,針對轄區內群眾健康狀況分人群采取針對性、精準性的健康指導、干預、教育措施,提供個性化的醫療服務和預防保健服務,加強健康促進場所建設,提升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要充分發揮衛生信息化、中醫藥服務優勢,更好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三)開展老年人流感和肺炎疫苗免費接種。
加強老年人流感監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老年人群流感和肺炎的發病率,自2018年起為本市戶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和肺炎疫苗,其中,流感疫苗每人每年接種一劑;肺炎疫苗每人每五年接種一劑。
四、做好五大保障
(一)強化人員保障。
一是按1.5‰的比例配備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門從事全民預防體檢工作人員(含醫療衛生、計生工作人員)。各地要創新基層衛生人才引進、培養模式,采取"縣招縣管鎮用"、"訂單定向培養"、"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基層衛生人才招聘力度。實行院長(主任)負責制,落實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用人自主權,破除醫務人員匱乏、積極性不高等瓶頸。要結合全民預防保健工作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對基層醫療衛生人員開展培訓,熟悉操作流程,強化質量控制。要充分發揮市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資源優勢,為基層培養本土衛生人才。
二是配齊鄉村醫生隊伍。原則上每個衛生站按照服務人口1500人配備1名鄉村醫生,并按每增加1500人口,可以相應增加1名鄉村衛生從業人員進行配備,要加強對鄉村醫生工作培訓、指導、管理、考核,加強村醫隊伍建設。
三是成立保健專干隊伍。優化鄉鎮(街道)計生辦職能,充分利用原有的計生隊伍力量和資源優勢,通過再輔導、再培訓,打造基層全民預防保健健康管理隊伍。鄉鎮(街道)計生干部、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協管員開展全員培訓,每個村(居)選派婦女主任、文化素質較高的村干部或計生專干,經脫產培訓考核合格后聘為本村(居)保健專干,每月按比例給予一定的工作補助,費用納入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經費。主要職責是組織動員群眾參加體檢,配合做好健康管理、宣傳教育等工作。參照鎮村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站編制配備標準,原則上服務人口在1500人以下的村(居)配備1名,服務人口在1500-3000人的村(居)配備2名,服務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村(居)配備3名。
四是加強對口支援。市、縣(區)醫療衛生部門要結合醫聯體建設工作,加大對口支援基層醫療衛生工作,在人員、技術、質量控制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疾病控制、婦幼保健、中醫藥等專業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全民預防保健有關技術方案,加強業務指導、培訓、評估等。
(二)強化硬件設施保障。
一是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硬件建設。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推進衛生與健康十大工程建設,結合全民預防保健工作需要,充分發揮基層"兩生融合"的隊伍作用,推動村(居)計生服務室與村衛生站共享共用。
二是填平補齊醫療設備。根據開展全民健康體檢及健康管理工作需要,每個鄉鎮(街道)按照常住人口規模填平補齊體檢設備,如便攜式B超、心電圖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配水機和UPS電源)、全自動血球計數儀、全自動尿液分析儀等設備,有條件的鄉鎮(街道)可自行配備流動醫療體檢車。
(三)強化信息化保障。全民預防保健信息化建設基于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信息數據,為居民建立完整、系統的健康信息數據庫,實現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管理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為目標,通過體檢數據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據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掌握全市居民健康狀況、疾病分布等各類信息,逐步開展慢病管理、健康隨訪、大數據分析等應用,為深化醫改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全民預防保健信息化項目由市一體化設計和開發,各縣(區)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權限部署應用。項目軟件系統由市統一開發建設,相關硬件終端設備由各縣(區)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建設標準要求自行采購。
各地要按照衛生信息化標準要求填平補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設備,為開展全民預防保健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撐。
(四)強化經費保障。
一是保障全民預防保健必須的工作經費。健康體檢方面,0-6歲、65歲及以上人群體檢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定執行,費用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中列支;7-64周歲人群體檢按90元/人的補助標準安排。健康管理方面,按照30元/人·年標準及常住人口數安排。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和肺炎疫苗方面,按流感疫苗82元/劑、肺炎疫苗217元/劑的標準給予補助。以上項目經費由市、縣(區)財政按照5:5分擔,各級財政應將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經費足額列入財政預算,按時撥付相關費用,實行專項管理,專款專用。經費可用于開展全民健康體檢及健康管理的所有工作經費。
二是按工作進度考核撥付。每年6月底前年度到位資金不低于50%,10月底年度到位資金不低于80%,次年2月底前據實結算上一年度資金情況。
三是加強經費的使用管理。全民預防保健工作收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在原有的績效工資分配外,制定相應方案實行自主分配,不受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限制,要體現優績優酬、多勞多得等原則,充分調動衛生人員的積極性。嚴禁弄虛作假,嚴禁騙套補助資金,資金使用情況接受紀檢、財政、審計等部門監督,對違反規定的行為,一經查實將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五)強化政策保障。
一是加強基層衛生運行機制扶持政策。要從政策層面研究解決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建設問題。各地各相關部門要用足用好"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公益一類財政供給、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管理,"、"二持平一鼓勵"、"兩自主一傾斜"等系列政策,加快推進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合理制訂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和穩步增長長效機制,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津貼和財政補助等待遇,充分調動基層衛生人員積極性。要結合省人社廳、財政廳、衛計委等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制度的意見》(粵人社函〔2018〕250號),出臺相關落實意見,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
二是完善醫保扶持政策。要盤活好醫保基金,讓醫保基金發揮最大作用,要將納入鎮村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站、社區衛生服務站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充分發揮醫保的杠桿調節作用,引導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在基層看病就診,將醫保延伸到村一級,筑牢村級醫療衛生服務網底。在政策范圍內創新醫保服務,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提高醫保惠民水平。
五、加強組織領導
(一)成立全民預防保健領導小組。
全民預防保健工作列入各地各相關部門黨政正職考核內容。市級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全民預防保健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研究制定全民預防保健工作政策措施,推進全民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各縣(區)、市直各有關部門要把全民預防保健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由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將全民預防保健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
1、市直有關部門職責
市直有關部門要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各自職責全力支持各縣(區)工作。衛生計生部門要牽頭負責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的組織實施;組織部門要將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納入黨政正職考核內容;宣傳部門要加強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的輿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機構編制部門要合理核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編制;發展改革部門要將全民預防保健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爭取項目支持;財政部門要按預算管理規定將全民預防保健經費納入年初預算,積極籌集資金,及時足額撥付;經信部門要協調通信企業抓好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教育部門要按要求組織協助開展學校全民預防保健工作;審計部門要加強對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經費的審計。
2、縣(區)職責
各縣(區)政府要承擔落實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的主體責任。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各縣(區)實際制定組織實施方案,充分發揮縣(區)、鄉鎮(街道)、村(居)干部的組織動員作用,保障全民預防保健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縣(區)級相關部門參照市級部門職責分工共同抓好組織實施工作。
3、鄉鎮(街道)政府職責
各鄉鎮(街道)政府要按照縣(區)政府的統一部署,組織做好轄區的全民預防保健工作。根據本級財力情況,全力支持全民預防保健工作,定期聽取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匯報,切實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問題。充分發揮鎮、村干部工作積極性,實行領導包片、干部包村責任制,組織開展全民預防保健宣傳發動工作。
4、鄉鎮(街道)衛生計生部門職責
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計生辦在當地鄉鎮(街道)政府的組織管理和縣(區)衛計部門的業務指導下,具體實施本區域全民預防保健業務工作,積極改善全民預防保健服務條件,承擔預防保健工作任務,具體負責建立常住人口個人健康檔案,指導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建立家庭健康檔案、村級健康臺賬,組織實施分類健康動態管理,開展健康促進和教育活動。指導鄉村醫生參與健康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區域內衛生人員業務培訓,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5、村(居)委會職責
村(居)委會要組織核實轄區內常住人口情況,動員群眾參加體檢,協助做好體檢結果的反饋、健康管理。村(居)干部要參與"2+1"精準健康管理(即:1名管理對象由1名基層干部和1名村醫生或1個家庭醫生團隊結對管理服務)。保健專干要發揮聯系村(居)委會和醫療衛生機構紐帶作用,組織群眾參加健康體檢,反饋體檢結果,開展健康教育,健全相關臺賬。
(二)完善全民預防保健健康管理機制。
在全民預防保健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建立健全市、縣(區)、鄉鎮(街道)全民預防保健健康管理機制。統籌協調轄區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的組織實施、落實領導小組會議決定事項、督查督辦及考核等工作。人員由各級政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抽調等方式解決,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全民預防保健健康管理機構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加強工作督導考核,工作任務逐級分解、層層壓實,明確工作目標、工作進度和責任主體。定期通報,對工作不力、影響工作進度的,根據管理權限按照有關規定予以嚴肅問責。
各級應設立并公布全民預防保健工作舉報投訴電話,及時受理群眾的舉報投訴事項。全民預防保健工作任務逐級分解、層層壓實,明確工作目標、工作進度和責任主體。建立月通報制度,定期開展督查,對工作不力、影響工作進度的,予以嚴格問責。
(三)推動政策落地見效。
各縣(區)、各鄉鎮(街道)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不突破市的政策意見框架下,鼓勵大膽改革創新,制定具體實施細則,確保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盡快落地見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康管理服務"惠州模式"。
附件:1.惠州市全民健康體檢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
2.惠州市全民健康管理方案(征求意見稿)
3.惠州市老年人流感和肺炎疫苗免費接種項目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