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惠州屢屢榮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等稱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安居立業。從“好人之城”升級為“感恩之城”,近期,這座擁有千年底蘊的古城,更將乘著“科交會”的東風,打造珠三角科技成果產業化高地。這一切,都展現了惠州包容四海的品格,與時俱進的氣魄,敢為人先的擔當。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醫療保健服務的不斷優化,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臨終關懷服務的重要性將越來越凸顯,立足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開設臨終關懷科,在短短時間內以實干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好評與認可,并影響輻射到了惠州市內外兄弟單位。目前全國開展臨終關懷服務的機構約有100多家,然而公立醫院開展此項服務的還屈指可數,我院率先走在了省內大型綜合公立醫院的前列。
臨終關懷服務是一種希望人能在最后一程得到“善終”的服務,其中包含了醫療、護理、營養、心理、社工、義工、宗教等等多學科與人群的支持,它不僅僅是醫務人員的責任,也不僅僅是患者家屬的義務,更應該是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文明社會人人皆有共識的生命支撐,社會大家庭應該溫暖逝者及每一個失去至親、至愛之人,以平和的方式,積極的途徑,讓生命回歸到原初的狀態。市一院自設臨終關懷科以來,服務了約120位患者,每一位在這里獲得關懷的患者走得特別安詳,家屬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從痛苦中解脫、回歸社會積極面對人生。當利他主義在此彰顯,大愛、大孝、大善的教育,死亡的教育都借以在此展開,許多家屬也紛紛加入到了義工服務隊伍,傳遞著這份愛與溫暖,并重新回歸社會積極面對人生。社會各界紛紛前來參觀交流,對這個項目贊不絕口,珠江三角洲多家醫療單位表示希望在他們的城市開展類似的服務。這些都在無形中提升了惠州在各地的品牌影響力與美譽度。
【來自媒體人士的聲音】
感受良好,愛心資助
愛心人士吳記者講述了十幾年前親歷自己父親在醫院太平間時的場景,當時太平間冰冷水泥板上,躺著多位亡者,既要帶著悲痛去見父親,又不可避免目睹其他亡者,令她極度恐懼,心中陰影多年揮之不去。獲悉第一人民醫院成立關懷室,她觀看后覺得環境十分溫馨、莊嚴, 馬上前來愛心資助,以表心意,她說這將很大程度上幫助人們積極面對死亡。
【來自政府人士的聲音】
感受良好,決心推廣
最近一河源籍逝者在第一人民醫院接受臨終關懷服務后,其家屬很崇尚醫院的這種送別方式,表示這種模式值得推廣,希望能夠在河源當地成立這樣的關懷室。
【來自普通市民的聲音】
感受良好,沒有悲傷
一患者逝去后獲得臨終關懷服務,家屬對工作人員反映感受,皆能面露滿意的神情,坦然面對亡者的逝去,沒有哭號悲泣,在對死者緬懷的同時更加珍惜當下。
【來自普通市民的聲音】
慕名送來,合家歡喜
患者家屬本想將其送到深圳某醫院關懷室進行臨終關懷,但聽人引薦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后,不惜放棄在深圳已繳納的費用,前來惠州這,這位患者逝去時后通過義工們30多個小時誦經助念,面容慈祥而殊勝,其孫子坦言,因為義工們的付出,看到自己爺爺逝去的樣子,才得以毫無恐懼感,而是感到異常親切,還深深地抱著逝去爺爺的軀體微笑地合影留念。
【來自教育界的聲音】
孝養雙親,未雨綢繆
一名黃姓教師聽聞第一人民醫院有關懷室,特在惠州買房把父母從廣州、深圳接來,表示在這可以免卻父母終老時的后顧之憂。她相信父母在惠州養老若待壽終之時,可以在我院關懷室繼續盡孝好好地送他們最后一程。

臨終關懷室

義工在關懷室為逝者助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