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惠城區秋植農作物已陸續進入中后期生長階段,是產量形成和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莩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聚焦“百千萬工程”和糧食安全生產,以開展秋季農技行動為抓手,組織農技“輕騎兵”深入田間地頭和農科試驗示范基地等生產一線把脈問診,進行現場指導,對癥施策解決農業生產的技術問題,為秋季農業生產提供精準的技術服務。 
技術人員每到一處,詳細查看了解農作物的長勢以及肥料施用、病蟲防治、墑情管理等情況,并建議有關農戶要因地制宜做好栽培管理,促進晚造農作物穩產增收。當前大部分晚稻已進入灌漿結實階段,一些拋(插)較遲的水稻處于抽穗揚花期,應采取干濕排灌措施,防止后期斷水過早,以利養根保葉;并根據苗情,適施壯粒肥或根外追肥,以減少水稻抽穗"包頸"的發生,提高結實率;同時,通過調控水分、噴施葉面肥、噴施“九二0”、噴水防干冷、風后補肥、病蟲防控等措施防御“寒露風”的影響?;ㄉ?、大豆、番薯等作物也逐步進入后熟結實或膨大階段,要保持田間濕潤,預防早衰,以利壯果結實或薯塊膨大;而對于處于不同生長時期的玉米、蔬菜以及不同生長階段的果樹,要落實對應的栽培管護措施,促進植株健康生長發育。 
此外,農技人員還建議種植戶要根據農作物植株的長勢,進行平衡施肥、合理管水和綜合防控病蟲;及時采收已成熟的農作物,做到顆粒歸倉保豐收;并適時清理農田排灌溝渠,做好冬種備耕,為冬季農業生產夯實保障基礎。同時,落實科學管理措施,做好晚造水稻、玉米、大豆和番薯等良種良法試驗示范,以篩選并推廣適宜在該區種植的良好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