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鮮食玉米優新品種和配套技術的示范推廣,加快種業科研成果應用,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6月7日,惠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以下簡稱“惠城農技中心”)舉辦惠城區2023年早造鮮食玉米優新品種現場觀摩暨配套技術培訓會。市、區、鎮三級農技人員、玉米種植戶、農企代表、新型職業農民、玉米收購商等共60余人參加。 
本次觀摩會形式分為田頭技術培訓、現場品種觀摩以及無人機飛防技術演示三部分。田頭技術培訓環節由惠城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陳曉蘭圍繞草地貪夜蛾的綜合防治技術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引導農戶開展玉米綠色防控和科學安全用藥;講解深入淺出、要點突出,讓與會人員受益匪淺。 現場觀摩和品鑒玉米優新品種環節由農技專家對惠城農技中心于今年新引進的11個鮮食玉米品種進行詳細介紹,包括粵甜28號、粵甜41號、粵甜180、粵美甜1號、粵白甜2號、粵雙色7號、粵雙色8號、粵甜黑寶石1號、粵白甜糯6號、粵五彩甜糯以及超級樂章雙色等優新品種,籽粒顏色有黃色、白色、黃白色、黑色、彩色等。與會人員結合各玉米苞穗的株型高度、莖稈粗細、苞型大小、鮮穗長短、籽粒情況、滿頂性和蒸煮口感等情況做了綜合評價。 
此次觀摩會上還進行了植保無人機飛防玉米病蟲害技術演示”,植保“飛手”拿著遙控器,精準地操控著無人機在玉米田上空折返往來、噴灑農藥,短短幾分鐘,就完成了一遍“巡視”。比起傳統人工背負式噴藥,植保無人機飛防技術具有節水節藥、省時省力等優勢,而且防治效果又快又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減輕了勞動者的工作強度。據惠城農技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種植這批玉米不僅增施有機肥還施用了鎂肥,并采用綠色防控和無人機飛防技術,良種良法結合,產品更高產更優質,達到良好的示范展示效果。 通過建設良種良法展示平臺,舉辦現場觀摩培訓會,篩選適合惠城區種植的鮮食玉米品種,不僅加快了玉米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模式等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還提升了惠城區鮮食玉米的品牌優勢及核心競爭力,促進了玉米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下來,惠城農技中心將繼續強化科技賦能,大力引進糧食優新品種示范推廣,不斷引導廣大農戶“因地選種”“看禾選種”,調優惠城區糧食種植結構,夯實種業發展基礎,為實現惠城區農業高質量發展及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