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冬種包心芥菜示范種植情況,11月7日,惠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市農科所”)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與駐鎮工作隊一行7人,前往龍門縣龍江鎮羅洞村、龍江村和石前村的田間地頭,指導芥菜病蟲害防治技術。 
據了解,今年市農科所引進“和利農”大肉包心芥菜在龍江鎮進行示范種植,并開展芥菜黃曲條跳甲防控技術對比試驗。技術人員介紹,黃曲條跳甲有個特點,人喜歡吃的口味它也喜歡吃,比如說芥菜葉,所以說這個蟲害是芥菜的天敵。 種植現場,科技特派員發現,部分按照當地傳統、粗獷的栽培管理方法種植的芥菜,黃曲條跳甲蟲害非常嚴重,葉片上能看到好幾只黃曲條跳甲,成蟲取食包心芥菜的葉片,咬出一個個小孔洞。而示范點種植戶按照特派員前期指導的防控技術進行管理,蟲害相對要輕微得多,基本不影響芥菜的質量和產量。 科技特派員解釋產生黃曲條跳甲蟲害主要原因,一是前期土壤未進行翻耕曬土,整地時未配合使用化學藥劑進行土壤處理;二是粗放型育苗時未做好蟲害防治工作;三是移栽后未及時、反復進行幼蟲消殺。 為確保后面批次芥菜少受蟲害影響,特派員現場指導農戶“蟲口奪菜”必殺技:一是前期土壤處理,整地后施用蘇云金桿菌、魚藤根粉、棗茶素等在土壤中消滅幼蟲、卵和蛹,此方法對黃曲條跳甲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能降低蟲口基數,減輕后期的打藥難度;二是粗放型育苗可以使用40目防蟲網小拱棚隔斷成蟲危害,結合棚內化學防治,消滅土壤中的幼蟲、卵和蛹;三是如果中后期發生黃曲條跳甲蟲害,可選用啶蟲脒、噻蟲胺、呋蟲胺、蟲螨腈、噠螨靈·啶蟲脒、噠螨靈·噻蟲胺等單劑或復配劑輪換防治。特派員叮囑農戶可根據當地蟲害的抗藥性和嚴重程度合理選藥,嚴重的地塊可用復配劑,以有效進行害蟲消殺,保證芥菜好品質、高產量,賣出好價錢,迎來豐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