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 鄉村振興信息公開 > 工作動態
    選擇字體:  [               ] 雙擊自動滾屏 關閉
打印
今年以來惠州積極開展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 鹽堿地種上致富糧

  立秋過后,南粵大地已褪去了烘烤的熱浪,而連日來的陣雨,更是給大地降溫了不少。此時,惠州的大部分農田里,第二茬水稻已生長到半腿高度,在充沛的雨水和日照下,長勢茂盛。

  然而,在鐵涌鎮臨近考洲洋的一片農田里,秋種水稻卻剛剛開始。“田地終于有生機了!”雖然與最佳種植期擦肩而過,但看著原本因土地鹽堿而撂荒的稻田重現生機,鐵涌鎮農業農村辦主任林漢其依然難掩激動。

  這是惠州全市首次對鹽堿地稻作改良,也是著力開展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的一幕。當前,惠州農技部門通過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優勢,促進農業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發展,為糧食安全和產業振興作出了有益探索。

  喚醒撂荒鹽堿地

  在河潭村,眼前的200多畝水田曾是一片荒廢了30年的鹽堿地,由于常年海水倒灌,導致田土鹽度逐年上升,作物產量低、種植效益差。“之前有人嘗試復種,但產量難以達到預期,種多少、虧多少。”眼看著良田逐漸鹽堿化,林漢其很是惋惜。

  林漢其回憶,上世紀60、70年代,鐵涌公社大興圍海造田、圍海造塭等工程,用于發展農業和養殖業。然而,由于距離考洲洋較近、地勢低洼、水利設施陳舊,近年來時常發生的臺風暴雨天氣,導致農田頻頻遭遇海水倒灌。長年累月后,農田變成了鹽堿地,種植的作物越來越低產,直至荒廢。

  “這片耕地距離考洲洋僅200米左右,海水倒灌導致土壤鹽堿化后,沒有村民再來種田了。”順著林漢其指著的方向望去,雖然土地平坦,但卻雜草叢生,只有幾頭水牛在“孤零零”地吃著草。

  記者扒開雜草看到,由于海水侵襲,田埂上一些土壤呈現黑灰色,并布滿了碎貝殼,聞上去有股海腥味。

  “含鹽量高是這塊田地的主要問題。”楊銳是廣東金唐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是這片鹽堿地改良的承包企業。一個半月前,在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介紹下,該公司與村里簽訂了土地流轉協議,著手鹽堿地改良工作。

  “我們通過土壤送檢發現,這片農田鹽分含量是普通農田的4-5倍,一旦再次發生海水倒灌時,土壤鹽度還會繼續上升。”楊銳認為,對于這片鹽堿地的改良,關鍵是控制海水倒灌發生。在改造過程中,團隊除了做好對原有鹽堿土質進行淡水洗田,施用改良劑進行化學中和、客土覆蓋等,還重點整改了農田周邊淡水水渠,確保可持續性保持低鹽狀態,以滿足種植要求。

  如今,經過改良的水田,被重新種上了水稻。“目前土壤鹽度已降低到適種范圍。”楊銳說。

  記者了解到,由于剛剛經過土壤改良,農田還不能承受大型機械種植,加上考慮到下層土壤可能鹽度依然很高,所以此次種植采用了人工拋秧的方式,確保秧苗根系土壤環境。

  當天上午,趁著清涼,十余名周邊村民被請來集中拋秧種植稻苗,即便沒有機器幫忙,人多心齊下,秧田里很快披上了一層嫩綠。

  據了解,該公司已與多家企業達成農產品供銷合作,稻米產出后將不愁銷路。楊銳計劃,如果此次能夠成功種出產量較好的水稻,并在冬季能接續種植馬鈴薯,將讓這里的土地重新產生收益。

  優選耐鹽水稻種植

  事實上,鹽堿地并非不能種植,而是作物產量極低。

  “土壤鹽濃度在0.3%以上,科學上就認定為對農作物種植有害,很多作物都難以高產。”省農科院水稻所超級稻育種研究室副研究員張強介紹,在高鹽環境下,可造成水稻產量減半,商品性也大打折扣。

  張強進一步介紹,在廣東沿海,不同區域的臨海農田含鹽度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純海水里的含鹽量可達2%,離海越近濃度越高。

  對于南方沿海的稻作區來說,通過物理、化學、生態等方式對鹽堿地進行土壤改造后,培育和種植耐鹽堿作物發展鹽堿農業,是鹽堿地改良的最終目的,也是眾多農業研究機構努力攻關的科學課題。

  不過,科學、精準選育出耐鹽作物并非易事。資料顯示,我國水稻耐鹽性研究最早始于20世紀50年代,在“七五”期間啟動了國家水稻種質資源的耐鹽性鑒定,以此開啟了全國范圍的大協作,取得一定進展。

  然而,由于國內沒有耐鹽堿水稻品種審定的通道,因此一直沒有耐鹽堿的水稻品種通過審定,從而不能將其產業化。2016年底,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耐鹽水稻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項目啟動,2020年首批4個耐鹽堿水稻品種通過國家審定。惠州這次改良的鹽堿地,種植的便是來自廣東省農科院的耐鹽水稻品種,也是華南地區唯一得到國家審定的耐鹽稻種——廣紅3號。

  研究顯示,“廣紅3號”屬常規稻優質紅米品種,其耐鹽性綜合鑒定級別表現為0.5%鹽濃度下苗期耐鹽級別為2級,0.4%鹽濃度下全生育期鑒定級別為2級,在南方稻區沿海區域推廣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在實際種植推廣中,“廣紅3號”不僅具備較強的耐鹽性,也表現出較好的豐產性,“在灘涂鹽地種植,該品種比一般水稻品種畝增產稻谷70—100公斤。”張強介紹,目前該品種已被省內多家合作社引進,在陸豐、陽江等地大面積推廣,已逐漸形成成熟的稻米產業鏈,通過品牌化營銷暢銷市場。

  試驗示范樹立樣板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建設用地不斷增加,大量農田被占用,加上嚴峻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優顯重要。

  數據顯示,我國大約有15億畝鹽堿地,其中1億畝可通過土壤改良的方式改造成良田,生產出來的糧食相當于多養活8000萬人。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也是珠三角地區沿海區域之一的惠州,擁有281.4公里海岸線,沿岸分布有大量灘涂農田,因海水倒灌、水利設施不完善等原因形成的鹽堿地也不在少數。

  “尤其在環考洲洋、稔平半島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但由于地勢低洼、海堤設施不完善,常年的海水倒灌和積水造成土地的鹽分集聚,日積月累導致土壤含鹽量高,大量土地無法種植作物而丟荒。”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農作部部長祝升直說。

  今年以來,惠州各級農業部門和地方政府積極開展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并將其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之一,而實施鹽堿地稻作改良,則是惠州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的首次嘗試。

  祝升直介紹,為做好多年撂荒鹽堿地復耕復種,該中心先后組織專家團隊進行實地調研,因地制宜找準對策,對鹽堿地復耕的土壤改良、土地耕作、種植模式、品種選擇以及田間管理等方面給予全程技術指導服務,并協調企業共同參與鹽堿地改良工作。

  目前,該中心在鐵涌鎮組織開展鹽堿地復耕復種200畝,在做好配套鹽堿地水稻栽培技術試驗和示范的同時,還將在平海鎮碧甲村開展復耕復種225畝,主要種植耐鹽水稻品種南桂占、海湘30等。

  “惠州對鹽堿地的改良仍在探索階段,我們將根據不同地塊嘗試不同品種和技術,比如功能性、保健型等水稻品種,既實現經濟價值,也解決復耕復產問題。”祝升直說,將繼續引進推廣一批良種、良法、良機,探索多種復耕模式,為全市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提供技術支撐。

相關附件:
來源: 南方日報 時間: 2022-08-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日本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第5页|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牛牛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3| 免费日韩一级片| japan69xxxxtube| 男人桶女人机完整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大片|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91制片厂(果冻传媒)原档破解|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91福利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巨大精品videos|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英语老师解开裙子坐我腿中间| 我要看免费的毛片| 免费床戏全程无遮挡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乱码老| 美女扒开尿眼让男人桶爽视频|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麻豆免费观看91|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黄色片免费网站|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3d| a级大胆欧美人体大胆666| 欧美老少配性视频播放|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老司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好痛太长太深弄死我了视频| 亚洲激情成人网|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把女人的嗷嗷嗷叫视频软件|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