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3月8日電(王航帆)“我們已在全國多地開辟水稻種植基地,今年要完成50萬畝水稻的種植任務。”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振芳近日介紹,海納農業推行“水稻種植+水產養殖+鄉村文旅”立體化種養模式,將耕地產值盡力做到最大化,帶動農民提升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海納農業通過立體化種養模式,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稻田每畝產值達6000至10000元,合作農民每畝田可拿到利潤達1000元以上,實現高質增產增收,提升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 站在惠州市惠城區水口街道的海納農業稻田基地,鐘振芳遙指遠處的鷺鳥說,我們將水稻秸稈粉碎在田里,增加土地肥力,同時產生的微生物也成了候鳥的美食。“惠州西湖的鷺鳥白天飛到我們水田來‘就餐’,晚上飛回西湖休息。這種生態閉環,讓種田亦成為一件詩情畫意的事情。” 如何讓“產品走進大市場”?鐘振芳表示,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為海納蹚出一條新路帶來許多啟示,例如主動升級到直播帶貨、慢直播溯源等“Z世代”生活方式,積極擁抱數字經濟,讓傳統農業發展看到了諸多可能。海納農業會緊緊聚焦水稻種植這個主業,助力國家保障民生和糧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