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們收割梅菜。  一棵棵梅菜莖壯葉肥。 盤活土地資源,閑置田變增收田。日前,惠城區橫瀝鎮泰安村的梅菜迎來豐收,記者見證了這一場景。泰安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梅菜,梅菜種植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梅菜又名“富貴菜”,曾被列為宮廷貢品。泰安村位于惠城區東北部,是惠州梅菜主產區之一,已有近千年種植歷史,也是廣東省乃至全國著名的梅菜種植基地。  綠油油的梅菜長勢喜人。  大片梅菜地。 去年,泰安村積極盤活土地資源,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引導和鼓勵村民加大對土地的綜合利用,通過發展梅菜種植,使閑置田變成增收田。 據泰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麗遠介紹,去年,村合作社以每畝100元流轉村民閑置土地180畝用于種植梅菜,并與兩家梅菜加工企業簽訂了保底收購協議,保證了梅菜銷路。去年水稻秋收之后,11月中旬開始種植梅菜,預計畝產量5000多斤,可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 據悉,接下來,泰安村將逐步擴大梅菜種植規模,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促進鄉村振興。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朱金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