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文明相輔相成。近年來,市文廣旅體局通過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城市“十分鐘文化圈”、農村“十里文化圈”和“城鄉(xiāng)15分鐘健身圈”格局,不斷彰顯文化魅力,讓文明更加“潤物細無聲”。
在不斷滿足群眾對高效、便捷文化生活的向往方面,市文廣旅體局推動市、縣、鎮(zhèn)、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設,全市73個鎮(zhèn)級綜合文化站順利通過省文旅廳評估定級,全市完成1274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現100%全覆蓋;全市6個文化館獲評國家一級文化館,5個圖書館獲評國家一級圖書館。
“有了好的設施,還要有豐富的活動。”鐘亮說,通過開展百場文化惠民活動,百場“送戲下鄉(xiāng)”“戲曲進校園”“戲曲進農村”等系列活動,使群眾樂享文明發(fā)展成果。全民閱讀熱度升溫,市縣圖書館實現了通借通還;文化館創(chuàng)排《大音惠風》國樂音畫,讓群眾文藝綻放光彩;博物館策劃更高質量的展覽,讓人們享受文化大餐……
“我們沿江建設的22片體育場,受到了市民的廣泛歡迎。”鐘亮說,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增惠民球場100個”,我們通過推動新建一批、掛牌一批、共享一批的方式,打造群眾身邊的運動場。
“我們每年配送約1000件體育設施進社區(qū)、農村、公園,還與教育部門對接,梳理了全市700多所中小學校中的3000多個運動場。”鐘亮透露,接下來,全市400余所學校的1000多個運動場將被納入“惠州群體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向市民開放,讓這些體育場地在寒暑假和周末“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