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故宮博物院藏清宮瓷器惠州特展“文物保護:時代共進·人民共享”惠州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大清宮瓷——沈陽故宮博物院藏清宮瓷器惠州特展將于6月10日在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由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惠州市博物館承辦。
展覽時間:2022年6月10日-9月11日
展覽地點:惠州市博物館二樓多功能展廳大清宮瓷|沈陽故宮博物院藏清宮瓷器惠州特展
6月10日下午15:00提前關注【惠州文旅】視頻號或【山海惠州】抖音號,跟著文旅君一起來惠州市博物館,零距離欣賞清宮風華,感受大清宮瓷的魅力吧!
沈陽故宮近400年的人文歷史凝聚在這雕梁畫棟中,凝聚在這金玉瓷器里,一瓶一器都是歷史的見證者,述說著歲月的故事,現在您不用長途跋涉就能與歷史撲個滿懷。
此展覽是沈陽故宮文物精品首次在惠州亮相,觀眾將在沉浸式的展陳空間中,感受清宮瓷器深厚的文化內涵與精妙絕倫的匠心工藝。
展覽以紅墻黃瓦綠琉璃清宮建筑為設計元素,情景結合的方式展現沈陽故宮博物館精美絕倫的陶瓷文物90件,再現清代宮廷生活及帝王的文化情趣。
展覽特色
展品先睹為快
展覽在梳理中國陶瓷概況的基礎上,按飲食、陳設、禮儀用瓷分類展示,其中清宮飲食用瓷精巧別致,陳設用瓷美輪美奐,禮儀用瓷高貴典雅,它們都將為您揭開中國最后一個王朝的神秘面紗。
Museum Day
序廳:中國陶瓷發展史
陶瓷的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陶瓷的發明和發展更具有獨特的意義。展覽遴選沈陽故宮精美文物,以此簡述中國陶瓷發展概況。
壹明正德款 斗彩云龍碗
此碗紋飾輪廓線以青花勾勒,再以純正的紅、綠、黃釉填色,其色彩之純,色調之艷為明代斗彩器所僅見。
貳清雍正款 粉彩花鳥瓶
此瓶為燈籠瓶式,撇口,短直頸,溜肩,腹部上豐下斂,圈足。頸部飾纏枝花卉紋,腹部松鶴牡丹圖,近足處飾纏枝花卉與壽桃紋,瓶底以豆青色粉彩為地,中間以藍釉作“雍正年制”四字楷書方款。
展覽第一部分“清宮飲食用瓷”,均為宮廷日常膳食、各種筵宴、祭祀及奢侈活動時所用,由清廷內務府造辦處所制。種類包括碗、盤、杯、壺等,造型新穎奇特、裝飾富麗華貴。在進行宴飲時,以食器多少、不同材質和色彩、紋飾來彰顯不同的地位,反映出清代內廷嚴格的典章制度以及皇家至高無上的地位。
此盤清雅秀美,器壁薄巧。盤心以粉彩繪紅、黃牡丹兩株,花瓣濃淡有致,盤底中央為雙藍圈,內有青花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款。
此盤里外面均以藍色青花、胭脂水釉繪紋飾圖案,碗里底部繪青花雙圈,內為“祝壽”圖,外壁滿飾胭脂水海浪紋,海中為青花“過海”圖,底部中心有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方款。
展覽第二部分“清宮陳設用瓷”,清宮器物大多是在皇帝的直接參與下,由宮外御窯場督陶官設計構思,配以能工巧匠精心制作而成。種類包括文房陳設、起居陳設、觀賞陳設等,這些器物材質上乘,構思巧妙,工藝精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既能反映宮廷生活原狀、陳設理念以及帝王的文化情趣,又起著點綴和美化生活的作用。
此花觚為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燒制而成,器型規整,胎質細膩,紋飾繁密,繪畫精湛,璧形底內有青花雙圈,楷書“大明萬歷年制”六字二行款。
此瓶器身表面滿飾青花紋飾,口沿下部為兩層海水波浪紋,瓶頸部、腹部繪畫細密的纏枝番蓮紋,花瓣工整雅致,瓶底部有青花篆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方款。
展覽第三部分“清宮禮儀用瓷”,均為祭祀、登基、朝賀、大婚、筳宴等盛大典禮所用。清代宮廷禮儀承襲古禮而來,繁復多樣,典禮用瓷工藝精致、典雅靜美、雍容華貴,既顯示君主的權威氣概、皇家的富麗堂皇,又反映出清宮大型禮儀的富貴奢華面貌和繁盛皇家氣派。
此瓶白釉地,彩繪桃樹一株,樹干粗壯,枝葉繁茂,枝上結有蟠桃九個,桃樹旁襯一簇月季。瓶底部足圈露胎,底中央有藍色篆書“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方款。
輪為佛家八寶之一,象征佛法像輪子一樣旋轉不停,萬劫不息,亦寓有吉祥之意。純金制輪常于宮廷和寺廟中作為供器使用,此瓷輪為仿金器釉而制,做工精湛。
此次展覽將解讀清宮瓷器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講述了清代皇室宮廷生活中的禮制與意趣,展現中國最后一個皇朝的宮廷生活風韻和傳統帝后典制,反映大清王朝的皇家風范,藝術珍品的瑰麗豪華,令我們近距離地領略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境之美。
6月10日,讓我們走進惠州市博物館,在紅墻黃瓦間近距離欣賞清宮風華,感受昔日皇家氣象
展覽地點:惠州市博物館二樓多功能展廳
(信息來源:惠州市博物館)
網站地圖 | 使用幫助 |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