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鄧惠婷 彭紅霞 通訊員劉曼瑤 黃徐豐)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而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則為村居的發展提供了“最強大腦”。3月4日下午,汝湖鎮邀請惠州學院駐鎮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以及惠州學院科研處處長蔣輝一行赴該鎮開展鄉村振興工作調研和座談。通過農村科技特派員的“牽線搭橋”,汝湖鎮與惠州學院提出通過雙方共建“鄉村振興博士工作驛站”的形式,深化校地合作共建成果。 2021年,惠州選派了20個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一對一”進駐到20個市級幫扶的鄉鎮開展組團結對幫扶。其中,惠州學院與多個單位組建幫扶團隊對口幫扶惠城區汝湖鎮。幫扶團隊組織編制《汝湖鎮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五年規劃》,從政策、資源、金融、人才、產業等方面細化幫扶目標,進一步明確幫扶任務及落實措施。 如何為鄉村振興增速賦能,更好促進汝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團隊牽線搭橋聯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鎮政府和惠州學院相關部門幾經商議,提出通過雙方共建“鄉村振興博士工作驛站”的形式,全面推進惠州學院和汝湖鎮戰略合作,深化校地合作共建成果,為汝湖鄉村振興賦予“最強大腦”。 “希望‘鄉村振興博士驛站’相關產業幫扶項目可以盡快開展,汝湖鎮必定為驛站的快速落地和建設提供良好支撐。”汝湖鎮黨委書記張文勇表示,希望通過雙方更加全面的戰略合作,借助大學資源和人才優勢,助推汝湖鎮地方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 惠州學院駐汝湖鎮駐鎮幫扶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負責人王國莉提出,博士驛站需要在更高層面結合自我發展特色,確立“大學—政府—鄉村—聯盟(UGCA)”四位一體鄉村振興模式,圍繞“五個振興”凝練振興項目,凸顯振興特色,做好振興示范,以建設“鄉村振興博士工作驛站”進一步拓展“農業+”新功能,開展鄉鎮科普教育和人才培養工作,培訓和培養出一批農村一二三產業技能型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