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養老產業園的優勢分析
(一)優越的區域交通優勢。惠州地處廣東省東南部,位于珠江三角洲,毗鄰香港、廣州、深圳。目前,惠州正在構建完善“豐”字形交通主框架總體布局規劃,建成后能夠形成1小時內通達廣深港特大城市的快速通道,有利于吸引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全球銀發經濟企業來惠州投資創業,吸引銀發群體來惠州消費。優越的區域交通為惠州打造養老服務產業發展高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強勁的經濟發展態勢。作為珠江三角洲地區9個城市之一,惠州經濟近年來保持著健康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2022年,惠州市生產總值5401.24億元,同比增長4.2%,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工業投資總量居全省第二。
(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惠州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部,背靠羅浮山,南臨大亞灣,擁有江、湖、海、島、林、泉、瀑、澗等多樣化的旅游養生資源,為發展健康養老產業、休閑度假養生旅游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四)扎實的產業基礎優勢。近年來,惠州市加快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力培育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同時,以建設廣東省中醫事業創新示范城為契機,大力促進中醫醫療、醫養產業、康養產業、中藥研發和高等教育等一體化項目集群落地,打造與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相匹配的健康養生基地。
粵港澳大灣區養老產業園的發展方向定位
(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養老產品科技研發高地。一是加大政策支持。營造有利于智能養老產品研發的市場環境,推進智慧健康養老領域的融合創新,推動養老產業的模式創新與深度發展。二是高質高效招商引資。通過引導有經濟實力的大企業投資共建,鼓勵本地企業開展交流合作,引進智能養老領域領軍企業,為智能養老產品的研發制造注入創新動力。三是強化產品研發的需求導向。根據不同類別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圍繞健康管理、康復輔助、養老監護等重點方向,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動創新產品的開發。四是強化科技創新多方協同。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養老機構聯合組建智能健康養老科技創新平臺,加強公共數據和資源平臺建設,全鏈條打通基礎研究、成果轉化、臨床應用的通道。
(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能養老產品制造重地。一是編制智能養老制造業發展規劃,實現全鏈條布局。對惠州市及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與智慧養老制造業相關的領域展開系統性摸底,加快編制智慧養老制造業專項規劃,構建完整產業鏈。二是以龍頭示范為引擎,帶動智能養老產業集群化發展。憑借已有產業基礎和示范效應,吸引優質企業入駐,加快形成養老產業園,打造一批產業鏈長、覆蓋領域廣、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產業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國內國際競爭力的知名品牌。三是引進標桿領軍企業,推動智能養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視引進標桿型、領軍型智慧養老企業,引導傳統制造業向智慧養老制造業轉型升級,帶動本地養老制造業企業發展。
(三)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能養老服務產品展示體驗基地。一是建設智能養老產品體驗基地,打造對外展示和互動體驗窗口。選擇優秀的養老項目、創新技術、康復輔具進行集中展示體驗,形成對外展示和宣傳推介的特色名片。二是搭建智慧養老產品交流平臺,促進大灣區養老企業深度合作。通過舉辦博覽會、行業研討等方式為智慧養老制造企業搭建交流平臺,聯動上下游產業鏈條,促進“政產學研”合作,攻堅關鍵技術,逐步建立智慧養老制造業的惠州品牌。三是培育大灣區智能養老行業協會,促進城際交流和產業聯動。將智能養老行業協會作為相關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共享發展機遇。
(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養老服務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地。一是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培育“養老+第一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發揮區位和生態環境等優勢,打造宜居宜游的康養小鎮、農旅康養綜合體,與第一產業深度融合。二是借助產業優勢,加快推動“養老+第二產業”融合發展。依托惠州較為厚實的產業基礎,拓展信息技術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領域的應用,為廣大老年群體提供物美價廉的養老產品。三是支持“養老+第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把生命大健康理念貫穿到養老產業園建設中,組織、引導社會服務主體拓展服務功能,推進老年人服務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