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活著的古城,正在破繭。4月25日,惠州古城更新計劃發布及資源對接會舉行,就惠州古城更新計劃框架作詳細介紹,啟動首批13個古城點位的改造與活化。來自全國各地100多位深耕建筑、藝術、文化的專家學者和運營團隊,以及本土文化守護者齊聚惠州,展望古城更新的美好前景。 惠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惠州古城作為惠州文脈的核心傳承地,承載著惠州千年的歷史積淀與文化精髓,推進古城更新是保護發展城市文化遺產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惠州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持續加強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努力活化利用古城歷史文化,致力打造展示城市文化、擴大城市影響力的重要名片。 今年,惠州將“西湖及周邊區域優化工程”列入市政府重點抓好的“十大工程”之一,提出要高站位提升古城規劃設計水平,推進西湖薈客廳、府城文旅融合提升、水東街文旅業態更新等重點項目建設。 此次活動標志著惠州古城更新計劃正式拉開序幕。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崔愷、孟建民、吳志強等4位國家級專家領銜設計團隊,李曉江、張杰等10位頂尖專家組成專家顧問團,集結了百余位來自建筑設計、文化藝術、商業運營等各界的精英,匯聚在地文化守護者,構建起強大的古城更新專家庫。 
4月25日,惠州古城更新計劃發布會啟動。 據介紹,惠州古城更新計劃將以“一街”(水東街)、“兩城”(惠州府城、歸善縣城)、“一湖”(西湖)、“兩江(東江、西枝江)四岸”為核心,啟動首批13個古城點位的改造與活化,力圖在歷史肌理中注入文化、商業與科技的多重能量,其中橋頭文化空間、原惠陽影劇院、原惠陽縣政府大院、原惠城區政府、梌山書院和原花都影劇院等首批城市更新項目由何鏡堂等4位專家領銜設計。惠州古城更新計劃通過以點帶面激發業態活力,盤活老建筑及閑置物業,營建特色文化場景和宜人環境,推動歷史文化名城煥發新魅力,彰顯“千年府城,嶺南名郡”底蘊。 本次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到惠州進行考察交流和資源對接,為惠州古城更新把脈開方、建言獻策,共同描繪惠州古城更新的未來圖景,也為歷史文化名城煥發新活力新魅力開啟了嶄新篇章。古城更新人才庫后續將圍繞歷史街區場景再生、非遺活態傳承、文旅業態創新植入等維度,為惠州古城更新計劃添磚加瓦。 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惠州古城更新將有力提升惠州城市知名度和文旅產業競爭力。 惠州古城更新專家庫成員、中央美院國際學院特聘教授王泊喬表示,在古城更新中,可以通過多重空間和時間線,深入挖掘惠州的文化內涵和精神特質,營造多感知的沉浸式場景,讓游客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惠州魅力,猶如打開時空之門,連接現在與過去,讓旅行者與歷代名人產生情感共鳴。 “惠州文化底蘊深厚,生態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旅游潛力巨大。”惠州古城更新專家庫成員、深圳旺飛文化創意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蘇品認為,惠州古城更新后,或將對粵港澳大灣區文旅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未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旅游市場之一。 活動主辦方介紹,惠州將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挖掘古城文化內涵,盤活老建筑及閑置物業,營建特色文化場景和宜人環境,以點帶面激發業態活力,把惠州古城“一街挑兩城”的歷史格局打造成“江湖一體”格局,推動形成文化保護、民生改善與經濟提升相輔相成的多贏局面,讓“看得見歷史、讀得出文化”的惠州歷史文化名城形象可觀、可觸、可品、可享,打造尊重敬畏歷史、賡續城市文脈、保留城市記憶的現實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