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惠州日報)
賓興館保護整治工程昨動工,將“修舊如舊”恢復原有歷史街巷格局
賓興館保護整治工程動工。昨日上午,搶救維修重要文物保護單位賓興館動工儀式舉行。賓興館位于市區橋西金帶街歷史文化街區南部,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賓興館保護整治工程主體工程力爭明年6月底完工。屆時,這座有著諸多歷史故事的建筑將重現風采。
“賓興館保護整治工程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對賓興館建筑本體進行保護性修繕,另一部分是對嚴重影響賓興館歷史風貌的周邊建筑進行整治。”市代建局總工程師孫明成告訴記者,賓興館保護整治工程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約3839平方米,總占地面積7200平方米,工程立項投資8000多萬元,預計工期一年。項目內容包括賓興館建筑本體的保護修繕和配套設施的建設,保護修繕將在維持賓興館原有的三堂四橫屋的四合院傳統格局、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上進行,加強與周邊歷史遺存的聯系,恢復原有歷史街巷格局。
“抗日戰爭時期,賓興館遭日機轟炸,中路第三進被炸毀。因此,我們要對第三進進行復建,復建面積約165平方米。”孫明成說,還將對與賓興館建筑本體不協調的周邊建筑進行“穿衣戴帽”立面整治,使之風格面貌保持一致。
賓 興 館 名 片
賓興館較完整地保存了清代建筑風貌,是反映古代科舉制度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一定的文化藝術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據資料記載,賓興館建于清道光8年 (1828年),是清代惠州鄉紳為資助本地生員參加鄉試、會試而建的會館。賓興館采用三堂四橫屋的四合院布局,坐北向南,建筑平面呈長方形,正面開三門,分三路建筑,中間為主體建筑,有前廳、中堂及上廳。抗日戰爭時期,賓興館遭日機轟炸,中路第三進被炸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