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為進一步加強水產品監管,規范水產品生產經營秩序,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水產品行業健康發展,在市食安辦的牽頭、組織、協調下,我市制定了《2015年惠州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整治內容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整治水產品養殖環節。加強水產苗種生產許可管理和檢驗、檢疫,查處在飼料生產、經營過程中添加違禁藥品行為;清理無生產許可證、無批準文號、無質量合格證、無產品標準的“四無”漁業投入品;查處養殖場(戶)在自配料、魚塘中使用違禁藥品行為;實施完善塘口記錄制度,督促養殖場(戶)規范用藥管理,遵守漁藥管理法規。
二、整治水產品加工生產環節。督促企業建立和完善使用原料和食品添加劑記錄制度;開展干制水產品、鹽漬水產品、魚糜制品的無證查處工作,嚴厲打擊無證生產行為;啟動水產調味品、水生動物油脂及制品、風味魚制品、生食水產品、水產深加工品的市場準入工作。嚴格市場準入工作,對管理薄弱、質量安全無法保證的水產加工品企業進行整頓和規范;指導水產品加工企業加強檢測能力建設,確保合格水產加工品出廠銷售。
三、整治水產品流通環節。清理規范經營主體資格;督促水產品批發市場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了解銷售的水產品來源,全面落實進貨臺帳和索票索證制度;查處在運輸、倉儲和銷售環節添加違禁藥物的違法行為。
四、整治水產品餐飲消費環節。加強生鮮水產品保鮮措施監控,整治違法添加違禁藥物的行為,依法查處供應生熗水產品等違反食品衛生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
按照該工作方案,7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我市在市食安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市食藥監局局長魏榮君同志的統籌帶領下,聯合我市相關部門,包括海洋與漁業、農業、食品藥品、公安、出入境檢驗檢疫和海關等,完成了對我市7個縣區9個海鮮批發市場的抽樣檢測和調查摸底,截至8月6日,共抽查市場上的水產品25批,對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隨著休漁期的結束,我市水產品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經營消費高峰。為此,我們將進一步組織、協調好相關部門,從捕撈、養殖、生產加工、流通和餐飲消費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防止不合格水產品出現并流入市場,以確保我市水產品的質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