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自然的觀念,容易令人們認為純中藥制劑是無不良反應、無毒副作用的。實際上,中草藥并非沒有毒副作用,一旦使用不當,人參也可以“殺人”。
能損害腎功能的常用中草藥主要有:斑蝥、雷公藤、鉤吻、山慈姑、魚膽、毒蕈、倉耳子、木通、防己、澤瀉、巴豆、草(川)烏、馬錢子、朱砂、雄黃、輕粉、洋金花、青木香、馬兜鈴、尋骨風、朱砂蓮、細辛、使君子、番瀉葉、蘆薈、白頭翁,等等。
以上這些藥物中,有的可以直接損傷腎臟中的腎小管,有的可損傷腎小球,有的會引起腎的血流量減少,從而導致腎功能損害,嚴重的可以引起尿毒癥。其中以斑蝥、雷公藤、鉤吻、山慈姑、關木通、山豆根、魚膽、澤瀉的腎毒性最大,應嚴格控制這些藥物的劑量和適應癥,有慢性腎炎的病人最好不要使用這些藥物。
不僅如此,長期服用含有這些藥物的中成藥,如朱砂安神丸、龍膽瀉肝丸、龍薈丸、婦科分清丸、耳聾丸、純陽正氣丸、大黃清胃丸、冠心蘇合丸等,也同樣有可能引起腎功能損害。
因此,即使服用中成藥也要多個心眼,弄清各種中成藥中所含有的成分。一些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某類中成藥時,必須咨詢醫生,了解其所含的成分及是否具有腎臟毒性。服藥期間要加強肝、腎功能的監測,腎功能衰竭者更是要禁用具有腎臟毒性的中草藥和中成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