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龍舟水”頻頻造訪,時不時就來場陣雨、大雨、暴雨,可把大家折騰得夠嗆。這初夏的雨下得多了,天氣又濕又熱,也助長了一些細菌瘋狂生長,椰毒假單胞菌又開始粉墨登場。河粉、冷粉、腸粉、卷粉、涼皮等濕粉類食品,以及泡發的銀耳、木耳等,在高溫潮濕天氣下,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污染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受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極易引發食物中毒。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濕米粉保質期一般為24小時 超過保質期切勿食用 惠州市市場監管局提醒,消費者要從正規渠道選購濕粉類等食品,并認真閱讀食品標簽,是否包含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企業名稱等信息,食品是否存在發粘、異味等感官性狀異常,是否在保質期內(通常為24小時)。濕粉類食品應低溫儲存,且在其保質期內食用完。 濕粉類食品保質期一般為24小時。由于生產工藝配方發生了變化,超過保質期的濕粉,其感官性狀可能仍然正常,不會出現發酸、發臭等變質性狀,會給人造成可以繼續銷售或食用的錯覺,然而這類濕粉,可能已被椰毒假單胞菌污染并代謝產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后引發中毒的風險將大大增加。因此無論是食品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應該按照保質期銷售或食用濕米粉,對于過期食品要堅決廢棄處理。 值得提醒的是,市面上銷售的濕粉絕大多數是“非即食”食品,不得直接用于制作涼拌食品。同時,椰毒假單胞菌也可能在泡發木耳、銀耳上繁殖,進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因此,食用泡發木耳、銀耳等菌類前應檢查其感官性狀,發現受潮變質的不應食用;泡發木耳、銀耳等菌類時間不宜過長,泡發后應及時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銀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鮮銀耳或鮮木耳,特別是已變質的鮮銀耳或鮮木耳。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發生疑似中毒應盡快催吐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發病急,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至12小時,少數為1至2天。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輕微腹瀉、頭暈、全身無力。重者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躁不安、驚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無發熱。如果發生疑似中毒,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盡快催吐,排出胃內容物,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對機體的損傷,并及時送醫院救治,對癥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