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我局發布惠州市南壇小學鼎峰分校學生疑食用變酸豆漿事件初步調查情況后,繼續深入開展多方面詳細的調查分析,已基本查清問題原因,現將調查結果通報如下:
一、后續調查情況
9月7日,由于聯合調查組對康裕食品公司現場的豆漿生產車間、生產工藝、原料采購、管理制度、證照情況等進行檢查,暫無發現該企業有違法違規的情況。
(一)對事發學校的配餐場所調查。
9月8日,市食品藥監局執法人員組織專家到事發學校——惠州市南壇小學鼎峰分校,繼續深入開展調查。經查,該校的早餐配餐室(食品暫存室,用于停放接收企業配送來的、待分發給學生食用早餐的場所)比較簡陋,沒有溫度控制設施,配餐室的兩扇窗戶面向東面,其中有一扇窗戶雖已懸掛有透光的普通窗簾(另外一扇窗戶無窗簾),但部分也已脫落,遮陽缺失,當時早上太陽光通過窗戶直接曬進配餐室,室內的溫度較高。據查詢,9月8日氣溫25℃-32℃;而9月6日(即事發當天)的氣溫則為26℃-35℃。
(二)對同批次產品配送至不同學校的情況調查。
對涉事生產企業同一批次同一時間配送至別的學校的情況,調查組也做了有可比性的調查:其中使用同一批次、同一時間送貨的麥紹棠學校(食用了1365杯,比事發學校惠州市南壇小學鼎峰分校的873杯還要多)的配餐室的條件相對比較好,有風扇不停轉動,室外有樹木遮擋,太陽光不能照進,室內溫度相對陰涼。
事發后的幾天內均無豆漿發酸的類似報告,即涉事企業事發當天同一批次生產并配送至17所學校(共14453杯),除了事發學校惠州市南壇小學鼎峰分校有豆漿發酸的情況,其余別的16所學校均表示豆漿無異常。
二、事件結果判定
經過幾天多方深入調查分析,本次發酸豆漿事件原因可判斷為:由于豆漿放置在事發學校惠州市南壇小學鼎峰分校配餐室(食品暫存室),室溫較高,存放時間過久,而導致部分豆漿輕微產酸變質。
三、下一步措施
(一)通報教育部門,建議教育部門責令對惠州市南壇小學鼎峰分校配餐室(食品暫存室)立即進行整改,使食品儲存符合要求。同時,建議教育部門對于不屬于食品藥監局發證范疇的學校配餐室(食品暫存室)加強日常管理,與食藥監部門聯合開展檢查,確保各學校配餐室(食品暫存室)達標。
(二)建議學校安排專人參加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考取《食品安全管理員》證,持證上崗具體負責早餐的接收及分發等工作;并加強對學生的宣傳教育,教育學生應盡快食用,發現時間久了、食品變味等異常情況下不要食用,多重途徑確保學生食品安全。
(三)把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特別是供應學生餐的企業列入重點檢查對象和高風險企業。今后加大頻次,通過飛行檢查(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能部門依據職責,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開展不打招呼的不定期、隨機、突擊性的監督檢查,稱為飛行檢查)、日常檢查、專項排查、抽樣檢驗等手段加大監管力度,確保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