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環境影響 本項目在現有廠區內進行優化改造,廢水主要包括裝置生產工藝廢水、地面沖洗廢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各股廢水經收集后,均送惠州石化二期污水處理場處理。本次改造不增加廢水污染源,各股廢水中污染物種類不變,各股廢水處理方式不變,排放去向不變。 2、大氣環境影響 本次優化改造完成后,熱氧化爐廢氣量減少,有機污染物排放量降低,采用清潔燃料、低氮燃燒、低硫燃料氣措施源頭控制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采用蓄熱燃燒法控制有機污染物,廢氣通過40m 高排氣筒排放,滿足《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1-2015,及其修改單)中表5和表6相應限值要求;放空吸收塔廢氣量不變,采用吸收法控制有機污染物,廢氣通過60m 高排氣筒排放,滿足《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1-2015,及其修改單)中表5和表6相應限值要求。 3、聲環境影響 本次優化改造,新增噪聲源為溴化鋰制冷機組、EO儲存制冷機組的機泵。通過選用低噪聲設備,使用低噪聲電機;在設備基礎上采取安裝減振座、減振墊等方法,控制噪聲排放。根據預測,化工二區廠界噪聲貢獻值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3類、4類標準限值要求。 4、固體廢物 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處置;一般工業固廢交資源回收公司回收利用或交專業單位處理;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 5、地下水 廠區分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簡單防滲區,分區采取相應防滲措施。 6、環境風險影響分析 潛在的環境風險主要是化學品泄漏、火災引發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等。項目依托1座容積45000立方米事故池,有效防止事故廢水流出廠外污染環境。項目在落實報告中提出的風險防范措施,并制定相應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后,可有效降低環境風險影響,環境風險水平總體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