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廢氣處理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1、有組織廢氣來自焚燒爐廢氣,主要的污染物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VOC,由46.8米高排氣筒排入大氣。異辛烷裝置脫輕塔頂及低壓洗滌塔產生的不凝氣經燃氣緩沖罐收集后用作焚燒爐燃料,為進一步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采用四級配風和多級燃料輸入,適當采用濃淡燃燒方式、超低氮燃燒技術以及基于穩燃技術的FGR煙氣再循環技術,降低NOx排放;無組織廢氣來源于異辛烷裝置和碳四烯烴異構化裝置原料預處理生產裝置動靜設備連接處密封泄漏的揮發氣以及儲罐的大小呼吸產生的揮發性廢氣,主要的污染物為VOCs。
2、廢酸處理單元所產生的尾氣經過尾氣吸收塔進行處理,經過除霧器硫酸霧95%可以吸收轉化為稀硫酸,后續采用堿液吸收進一步凈化后通過25m高的排氣筒排放。
3、異辛烷裝置非正常工況的事故及開停工、檢修時泄壓放空的各種烴類氣體均為可燃氣體,收集后全部送至地面火炬系統。
經預測,正常工況及事故排放,新增污染源各污染物貢獻濃度疊加背景濃度,均滿足環境質量要求。
(二)廢水處理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新增生產廢水主要包括異辛烷產能提質量擴能項目塔頂回流罐脫出的含油污水、原料水洗塔產生的含甲醇廢水、不凝氣低壓堿洗塔產生的廢堿液、以及廢酸回收裝置凈化單元產生的酸性廢水和尾吸塔堿洗產生堿性廢水中和后形成的廢水,循環冷卻水排污,共計60107t/a(約82t/d)。經廠區內綜合收集池收集預處理后排入石化區污水管網,送石化區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通過專管深海排放。
(三)噪聲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噪聲主要來源于新增的機泵等設備,通過采取有效的隔聲、減震等措施加強噪聲防治,可確保廠界噪聲達標。
(四)固體廢物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改擴建項目固廢主要為廢催化劑及酸泥堿泥。廢酸回收裝置催化劑一次裝填35t,使用壽命為十年,故催化劑產生量為35噸/10年,廢酸回收裝置將定期清理稀酸中和槽,會產生少量的酸泥及堿泥,產生量均為5噸/年,廢催化劑及酸泥堿泥均屬于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拉運處理。
(五)土壤環境影響及相關污染防治措施
項目對土壤的污染途徑主要來自廢水、化學品滲漏,以及焚燒煙氣排放。項目危險廢物儲存區、罐區、生產裝置區、廢水收集/處理池、事故應急池以及污水管線等嚴格按有關規范設計、建設,可將廢水、化學品滲漏對土壤的影響降至最低。本項目焚燒煙氣無重金屬,且無有機劇毒性大氣污染物(如二噁英類)排放,因此不會產生重金屬和劇毒物質對周邊土壤的累積作用。項目對周邊土壤環境的影響不大。
(六)環境風險影響
本項目處于石化園區內,生產儲存物質屬于易燃易爆物質,主要危險單元包括異辛烷合成和廢酸回收兩個生產單元以及儲運罐區。項目已設置2個事故應急池,事故應急池總大小為8756m3,滿足應急收集的需要。廠內應急池與石化區公共應急池已連通,當事故應急池無法滿足事故水儲存時,可利用成品罐區的圍堰或者使用石化區已建40000m?公共應急池,項目環境風險影響可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