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廢氣處理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廢氣投料過程中的顆粒物經過布袋除塵處理后排放;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顆粒物以及酸性廢氣(硫酸霧、氟化氫、磷酸霧等)經過2級堿液噴淋處理后排放。
(二)廢水處理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辦公區生活污水約5.1噸/天,生產廢水0.275噸/天(含地面清洗水、3#堿液噴淋塔廢水),進入基地集中污水處理站處理后回用,不外排。
(三)噪聲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噪聲主要來自于分散攪拌罐、風機、空氣壓縮機等設備運轉時產生的噪聲。根據預測結果,項目建成后廠界噪聲晝間和夜間預測值均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的要求。
(四)固體廢物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廢包裝廢物交由原輔材料供應商回收利用,不作為因體廢物管理。
危險廢物:實驗器皿清洗廢水產生量約0.27t/a、實驗室廢液約1.5t/a、廢包裝材料約2t/a、設備清洗沉淀物0.8t/a、布袋除塵顆粒0.032t/a、1#堿液噴淋塔廢水15t/a、反滲透膜0.1t/a作為危廢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置。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22.5t/a交由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處理。
全廠產生的各類固體廢物均能得到相應的處理處置,無外排,本項目產生的固廢不會對周圍環境帶來影響。
(五)環境風險影響
項目擬建設容積為750m3的事故應急池等。鴻海基地建有12000多m3事故應急池及配套的應急管網。因此,項目環境事故應急的公用工程依托性有保障,在加強自身風險防范系統建設,制定滿足企業自身需要的突發事件應急措施,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的情況下,項目的環境風險水平和造成的影響在可控制范圍之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