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環境影響。項目生產廢水約1.5噸/天,依托一二期項目已建污水處理站處理后進入RO系統深度處理后,約60%回用到冷卻及噴淋用水等工業用水,未能回用的濃水由槽車運送到石化區綜合污水處理廠處理。
(2)大氣環境影響。項目硫酸鋇純化工藝中破碎工序會生產粉塵,項目破碎機配套有抽風口收集粉塵,廢氣收集效率約98%,收集后的粉塵進入布袋除塵器處理,布袋除塵效率為99%,經處理后廢氣通過25m高的排氣筒排放。項目硫酸鋇純化過程中會產生少量的硫酸霧,該部分廢氣產生量少,僅在反應釜開蓋過程中逸出,為無組織排放,通過加強管理,做好車間通風加以控制。據預測,項目廢氣正常工況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不大。
(3)聲環境影響
本項目噪聲主要來源于空壓機、循環冷卻塔、機泵、精餾塔、提純塔等設備。項目運行過程中,項目大部分機械設備均置于室內,經采取基礎加裝減振墊、進氣口消聲,再經隔聲間隔音后,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4a類標準,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
(4)固體廢物影響。項目氯化鈉提純過程會產生少量廢濾紙1t/a,硫酸鋇壓濾過程會產生廢濾布1t/a;布袋除塵器會產生硫酸鋇粉塵0.15 t/a,以上固廢認定為一般廢物,進行外售綜合利用處理或交專業公司處理。項目產生的廢活性炭和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污泥(3.8t/a)屬于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收集處置。環境風險。本項目涉及的危險性物質主要是環氧乙烷、甲醇、乙醇、柴油等,主要風險事故為裝置區環氧乙烷儲罐泄漏以及儲罐區甲醇的泄露。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應做好風險防范措施,杜絕事故發生。經核算,三期項目需要排入應急水池的最大事故污水量為3170.5m3,本項目擬設計3300m3應急池。
(5)地下水影響分析
大亞灣石化區地下水無飲用功能,項目不向地下水排污。項目建設對于可能滲入地下水的污染物質的影響較小,對地下水的不利影響作用很小。本項目的小范圍的地表滲透性變化亦不會對區域地下水水量和地下水平衡產生明顯的影響。本項目應做好裝置區等場地的防滲工作,以及杜絕固體廢物的露天堆放,確保本項目的建設營運不對地下水環境水質產生明顯影響。
(6)土壤影響分析
由項目監測結果可知,各監測點位土壤中各監測指標均未超過《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中第二類用地風險篩選值的要求,項目所在地土壤質量現狀良好。項目場地在做好防腐防滲措施,危廢及固廢場所進行了規范化的情況下,不會對所在地土壤造成較大影響
(7)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本項目環境風險潛勢劃分為Ⅱ級,則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項目涉及的硫酸、過氧化氫、氫氧化鋇等在使用和貯運過程中均存在的風險影響,本項目的環境風險值水平與同行業比較是可以接受的。在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落實到位的情況下,將可大大降低本項目的環境風險,最大程度減少到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