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周歡
時隔半個多月,惠州企業進軍A股市場再傳重磅消息。國內汽車電子巨頭惠州德賽西威IPO成功闖關。11月3日晚間,證監會官網發布消息稱,當天召開的證監會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2017年第24次發審委會上,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

最近,上市企業“惠州軍團”接連擴容。9月12日,廣東駿亞電子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成為惠州首家上交所上市企業;10月13日,惠州市華陽集團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敲鐘上市,成為惠州第10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上市之后,德賽西威將成惠州第11家A股上市公司,也將是惠州第10家深交所上市公司。隨著此次德賽西威首發獲通過,僅兩個月內,連續3家惠州企業有上市大動作,這在惠州企業進軍資本市場的歷史上可謂罕見。

為惠州市國資委實控 擬登陸深交所
作為惠州國企德賽工業旗下公司,德賽西威位于惠州仲愷高新區,是一家汽車電子企業,主要產品為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車載空調控制器、駕駛信息顯示系統等。根據今年7月報送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德賽西威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億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元,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5.5億股。擬上市地點為深圳證券交易所,保薦機構為國信證券。數據顯示,在本次發行前,德賽工業直接持有德賽西威32062.5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71.25%,為德賽西威控股股東。而惠州市國資委持有德賽工業51%的股權。因此,德賽西威的實際控制人為惠州市國資委。

在德國、新加坡、日本設有全資子公司
南方+記者了解到,德賽西威的產品絕大部分銷往整車配套市場。其國內主要客戶為一汽-大眾、長城汽車、廣汽集團、長安馬自達、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國外客戶為馬自達、大眾集團、卡特彼勒、蒂森克虜伯等。目前,德賽西威共有3家全資子公司,分別為歐洲德賽西威(位于德國)、新加坡德賽西威、日本德賽西威。此外,還有1家控股子公司——惠州市德賽威特顯示系統有限公司,以及1家參股公司——惠州市藍微新源技術有限公司。其實,今年7月25日,德賽西威首發就已上發審會,當時給出的審核結果是“暫緩表決”,為其上市留下懸念。隨著此次正式首發獲通過,德賽西威距離上市只有一步之遙。

去年營收首破50億 計劃3年后超100億
近年來,德賽西威發展駛入“快車道”,業績飆升。2013年,其營業收入為17.76億元、凈利潤1億元;2015年營業收入達36.68億元、凈利潤3.58億元,兩年內實現營收、凈利潤和稅金翻一番以上。而在去年,德賽西威的營業收入更是首次突破50億元,達56.7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億元。此前,德賽西威董事長陳春霖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計劃2020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實現本土國際化,達到國際水平。

發力工業4.0 瞄準成為國際化企業
從曾經的“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惠州)有限公司”,到現在的“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從大型跨國公司在全球布局的汽車電子重點研發、制造中心,到如今自主掌握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的惠州國有控股企業……經過31年發展,德賽西威成為中國汽車電子領軍企業。走進德賽西威工廠,全自動生產線和“高大上”的設備映入眼簾,一家“智能工廠”的雛形逐步顯現。目前,德賽西威的數字工廠已投入使用。陳春霖曾向南方日報記者介紹,該公司2015年7月開始啟動工業4.0項目,預計2020年初步實現工業4.0。陳春霖還曾透露,德賽西威已是全球超過60家整車廠商的指定配套商,2015年生產總臺套突破1000萬臺/套,導航國內前裝占有率約30%。而該公司的目標是打造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首選合作伙伴。
你追我趕 惠州汽車電子界現“上市雙雄”
9月12日廣東駿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10月13日惠州市華陽集團上市,而此次德賽西威也實現IPO成功闖關,一系列動作凸顯惠州企業上市步伐加快。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華陽集團、德賽西威均位于惠州仲愷高新區,都以汽車電子而聞名,是惠州乃至全國汽車電子行業的兩大“明星企業”。二者你追我趕相繼上市,將成國內汽車電子界的“上市雙雄”,有望進一步助推惠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企業接連上市,是惠州推動企業加速發力資本市場的縮影。近年來,惠州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對企業上市給予最高400萬元的獎勵,還先后與深交所、上交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鼓勵和支持企業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惠州惠城區的格林精密、大亞灣區的光弘科技也已完成上市申報資料,并獲得證監會預先披露,均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此外,惠州還有10家企業正在改制籌備上市。未來,惠州企業“上市俱樂部”有望進一步壯大。
■回顧
你所不知道的德賽西威的前世今生
擁有31年歷史的德賽西威,身世頗為復雜。 1986年,惠陽地區工業發展總公司(德賽集團的前身)、飛利浦汽車音響系統和香港金山工業集團聯合創辦中歐電子工業有限公司。此后,該公司股權幾度更迭,2002年更名為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惠州)有限公司。
2007年初,德國西門子放出逐步出售威迪歐的消息。來自德國的大陸集團和美國的TRW公司一起競價。結果德國大陸集團憑借地主優勢和價格優勢,以114億歐元的高價完成對西門子威迪歐全球業務的收購,因此它也擁有了原來西門子持有的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惠州)有限公司70%的股份。
2007年底,德賽工業向德國大陸集團提出動議,希望對方以合理的價格收購其手中持有的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惠州)有限公司30%的股份。德賽出售股份的談判持續了2008年整整一年。
2008年底,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德國大陸集團迫于自身壓力,放棄了之前一年的談判成果,由此發生了轉折。德賽工業向德國大陸集團提出“反收購”。德賽工業之所以敢于“反收購”,除了西門子威迪歐的業務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不錯外,還在于在一年的談判中,西門子威迪歐汽車電子(惠州)有限公司的核心團隊竟然沒有一個人離開。面對這樣一個優秀的團隊,面對一個勢頭良好的市場,德賽決定反收購。反收購的談判幾乎也持續了一整年。2009年圣誕前夕,談判完成,并在香港順利簽約。2010年1月19日,在得到工商局正式批準下,原來的西門子威迪歐汽車(惠州)電子有限公司更名為“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2010年4月25日,“德賽成功收購西門子VDO(惠州)暨德賽汽車電子產業發展戰略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引發廣泛關注。當時的這場并購,是國內本土企業在汽車電子行業首次成功收購國際跨國公司在中國合資企業的外商全部股權,由此也成就了今天的德賽西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