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按照省審計廳批準的2019年上半年審計項目計劃安排,自2019年3月10日至5月31日,對惠州市2018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績效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對重要事項進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現將審計調查結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惠州市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冊殘疾人數量。 區域 等 級 | 惠城區 | 惠陽區 | 惠東縣 | 博羅縣 | 龍門縣 | 大亞灣區 | 仲愷區 | 合計 | 重度殘疾 (一、二級) | 4683 | 2710 | 4427 | 6713 | 1821 | 453 | 714 | 21521 | 三、四級 | 4802 | 2845 | 6329 | 5871 | 3214 | 431 | 754 | 24246 | 總人數 | 9485 | 5555 | 10756 | 12584 | 5035 | 884 | 1468 | 45767 |
(二)惠州市2016至2018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繳、支出情況。 經查,2016至2018年,惠州全市財政共收到殘疾人就業保障金62733.85萬元,共支出30739.19萬元,結余31994.66萬元。主要用于殘疾人兩項補貼11831.1萬元約占收入19%、康復專項6756.49萬元約占收入11%等。 (三)惠州市殘疾人培訓就業情況。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市殘疾人在職就業人數為6175人。2016至2018年全市共開展了68次殘疾人就業培訓,共新增培訓人數1810人(其中惠城區377人、惠陽區263人、惠東縣386人、博羅縣460人、龍門縣231人、大亞灣35人、仲愷58人);新增就業人數1948人(其中惠城區404人,惠陽區327人,惠東縣371人,博羅縣447人,龍門縣233人,大亞灣74人,仲愷92人)。 二、審計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使用效益不佳。1、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結余大。2016至2018年,全市共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62,733.85萬元,支出30,739.19萬元,結余31,994.66萬元,資金結余率51%,大量就業保障金閑置,未發揮效益。2、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支出結構不合理,促進殘疾人就業的政策執行不精準。市、縣殘聯將就業保障金用于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康復、康園中心建設、特殊教育等方面,涉及金額30,104.48萬元,占比97.94%;直接用于支持殘疾人就業的支出為634.71萬元,占比2.06%,扶持殘疾人就業力度弱,不利于殘疾人就業。如截至2018年12月底,惠城區、博羅縣、龍門縣共有適齡且具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6,064人,2016至2018年市縣兩級殘聯組織1,220人開展培訓,培訓率為20.12%,殘疾人培訓力度明顯不足。3、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前期研究論證不充分,建設進度緩慢。市殘聯對該項目的設計缺乏統籌謀劃,在建設過程中,將項目定位從“托養為主”調整為“康復訓練為主”。該項目于2008年批復立項,2013年10月開工,至2019年6月仍未投入使用,投入資金7840萬元多年未發揮效益。 (二)縣(區)殘聯履職不到位,惠及殘疾人的政策未全面落實。1、縣(區)殘聯未全面宣傳殘疾人重度護理補貼相關政策,造成2018年共有350名殘疾人未享受補貼,涉及金額92.08萬元。2、惠城區、龍門縣殘聯未完成無障礙改造任務。惠城區、龍門縣殘聯2016至2018年應完成無障礙改造任務78戶,截至2019年5月仍有40戶未完成。 (三)部分鄉鎮(街道)未全面摸清殘疾人康復需求,康園中心服務水平不高。1、截至2018年12月底,惠東縣、博羅縣、惠陽區、仲愷高新區共有16個鄉鎮(街道)的康園中心建成后閑置,未發揮作用。2、部分鄉鎮(街道)康園中心工作開展不到位,服務殘疾人的數量未達要求。2018年,惠城區、博羅縣和龍門縣29個鄉鎮(街道)的康園中心共有會員618人,實際服務196人,服務對象出勤率為31.72%,未達市要求的70%。 三、審計調查處理意見及建議 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市審計局已依法出具了審計調查報告,提出了相應的審計處理意見和建議。一是加強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使用管理,提升使用效益;二是加強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征繳管理;三是加大對殘疾人就業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四是加強工作責任心,規范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 四、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 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市殘聯高度重視,抓緊落實整改措施,加強與市財政、人社部門溝通協調,擬聯合出臺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辦法,加大殘疾人保障金對殘疾人事業的投入力度,加大對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力度,嚴格貫徹執行相關法規,完善財務內控機制,完善部門預算績效目標設置,全面提高殘保金管理使用水平,其他各項整改工作已基本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