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走進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看到各種施工機械在忙碌,東洋旺和、深科達等項目塔吊林立,建設現場如火如荼,一派繁忙景象。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正在加速“起步”。
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規劃用地面積約12.7平方公里,由國際合作產業園東區、中區及西區組成。截至8月底,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共引進產業項目43宗,預計總投資約243.88億元,建成達產后可實現總產值約383.76億元,稅收貢獻約16.07億元。中韓(惠州)產業園是經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的全國三大中韓產業園之一,也是目前廣東省唯一經國務院批準的中外共建產業園。
項目提速
簡化審批,為電子信息產業補鏈強鏈
“摘牌第一天,我們就很有信心。”東泰精密惠州項目負責人陳天靈告訴記者,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公司選擇落戶中韓(惠州)產業園。“當初的承諾都一一落實了,還有工作專班隨時聯系回復我們,享受的是‘保姆式服務’。”
據介紹,該公司主要從事電子、電氣、航空等產品高精密模具研發設計和生產,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主要客戶是ABB、施耐德等世界500強企業。2019年8月,該公司拿地約4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約10億元,預計年產值10億元。“按照目前的進度,明年底前就可以全部竣工,很快就可以投產試運營了。”陳天靈說。
東泰精密旁邊的連片廠房,是東洋旺和項目。“建了一層樓了,雖受疫情和天氣影響,但進度比較快。”該項目負責人黃亮說,該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主要從事高精密繼電器、小型機電零部件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并計劃發展配套上下游產業鏈,建高產值、高技術、高聚集度的科技產業園。
東泰精密和東洋旺和是中韓(惠州)產業園第一批拿地的項目,也是起步區高端智能制造的代表性企業。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潼湖生態智慧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起步區聚焦半導體、智能制造、新能源電池、5G、醫療器械等高端電子信息制造業,為我市構建“2+1”現代產業體系的電子信息產業補鏈強鏈,助力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
“‘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盯著成效看’,‘馬上就辦、真抓實干’是我們的主旋律。”潼湖生態智慧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提效率、優環境,智慧區在項目落地審批、服務企業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探索開展工業項目施工圖審查取消試點,擬在起步區全面推行,以此解決工業項目報批報建審批流程繁瑣緩慢的問題;試行工業項目“臨時施工復函”建設模式,確保企業摘牌土地后,拿到“臨時施工復函”即可動工建設。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國際貿易形勢不穩定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中韓(惠州)產業園憑借良好的營商環境和臨深區位優勢,在危機中搶抓機遇、在困難中尋找突破。7月中旬,潼湖生態智慧區成立了加快產業項目落地—動工—建設工作專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抽調精干人員,以專班專職專責的方式,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全面實施現場辦公制度,以“現場作為戰場”,針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到一線辦公、一線協調、一線解決,精準服務、精準發力,實現項目建設的全面提速提效。
產業發展
創新做法,建設中小企業高標準廠房
產業發展既要大項目引領,也需要大量創新型、科技型中小企業支撐。
“我們正在規劃建設中小企業高標準廠房,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做廠房。”潼湖生態智慧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少中小企業不需要那么大的場地,但是處在高速發展期,需要適當的園區載體,所以產業園提出建設高標準廠房,滿足中小企業的需求。
中韓(惠州)產業園還將突出“韓國元素”,針對韓企等外資企業制定個性化的“服務菜單”,依照韓企要求“量身打造”高標準廠房,并利用潼湖科學城已建成空間,打造韓國元素聚集的“韓國城”。
目前,已有惠州韓國人(商工)會、惠州市韓資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廣東聲音科技有限公司、惠州都特雷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韓國中小企、商協會入駐,還將打造韓國優秀中小企業商品展示館,進一步拓寬中韓企業合作交流平臺,集聚更多韓國中小企業。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通過與韓國制造、商貿、流通的企業商協會溝通,挖掘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前來入駐,也將根據韓資中小企業的需求制定相關配套政策等,推動項目進展。
基礎設施
對接“豐”字交通主框架,實現“產城人”融合發展
“我們將全面對接‘豐’字交通主框架。”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豐”字交通軸線第二橫西側的智慧大道和惠橋快線,計劃今年年底完成全線主路面施工作業,全線16公里計劃明年上半年基本建成。創新與總部經濟區首期6條道路已完成路面主體建設,計劃今年年底實現通車。
具體來看,起步區中區“兩橫兩縱”主干路網、“三橫兩縱”支路網共9條道路,總投資約16.2億元,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寶山大道主路面建設,其他路段建設明年4月全部完成。北部路網、西部路網、西區路網共18條道路,總投資約21.4億元,目前已完成立項,正在加緊開展前期工作,計劃今年8月至12月陸續動工建設。
據介紹,起步區以城市為基礎,以產業為保障,以提升人的生活質量為目標,通過城市服務配套,實現產業、城市、人之間的互融發展。目前,起步區規劃已經形成,區內自來水管網、兩座110kV變電站計劃今年建成,起步區榴園公園一期和“兩橫兩縱”道路、門戶區綠化提升工程也將于今年年底至明年春節前陸續完成。按照規劃,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內有4所學校、7所幼兒園,醫院、社區服務中心、養老院、老人日間照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等一應俱全,一座“產城人”融合的高標準產業園正呼之欲出。
記者謝寶樹 黃岸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