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互聯網博物館預計11月建成,有望成為惠州新的城市名片
辦公室里,“后浪”奔涌,朝氣蓬勃,員工平均年齡僅26歲;項目工地上,車輛來回穿梭,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景象……自去年6月27日簽約落戶惠州以來,近一年的時間里,慧聰集團在惠州已有300名員工辦公,注冊公司17家,營收約26億元,今年全年預計實現營收100億元。與此同時,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慧聰集團總部)項目正加速推進,項目一期中國產業互聯網博物館預計今年11月建成,有望成為惠州一張新的城市名片。
注冊公司17家,洋溢著互聯網公司創新創業氛圍
作為國內領先的產業互聯網集團,慧聰集團對產業互聯網用力頗深、寄予厚望。走進位于大亞灣創新大廈的慧聰集團臨時辦公地,洋溢著一股互聯網公司創新創業的氛圍。“我們是創業型公司,員工平均年齡僅26歲。”慧聰集團工作人員巢展輝告訴記者,目前慧聰集團已有約300人進駐惠州辦公,其中很多都是核心技術人員。“你看,這是我們的程序員,用的電腦配置都比我們高。”
未來三五年內,隨著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慧聰集團總部)建成,慧聰集團管理層也將陸續進駐惠州辦公,惠州將成為慧聰集團的“新家”。
人聚財來。截至今年4月,慧聰集團在大亞灣區注冊包含總部平臺在內的17家公司,累計營收約26億元,包括慧聰集團及慧聰網、中關村在線、買化塑、家電世界、中科云商、慧灣運營等多家公司。其中,中關村在線的全部業務已整體搬遷至大亞灣區。
“我們的目標是今年在惠營收達到100億元。”大亞灣慧灣科技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可信心滿滿,“我們一定能完成,一定會完成。”
做好產業生態,帶動產業上下游企業來惠
打開慧聰集團旗下買化塑網站,平臺顯示收錄205490產品、3677入住企業,索取小樣10229次,鈦白粉、環氧樹脂、全氟烷氧基樹脂等化塑產品應有盡有。這與大亞灣區發達的石化、新材料產業高度契合。“我們希望買化塑等產業互聯網平臺與惠州、大亞灣當地的石化、新材料產業結合得更加緊密,用互聯網和數據賦能產業,助力惠州打造萬億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許可表示。
“我們是來做產業生態的。”許可告訴記者,慧聰集團約70%的客戶集中在深莞惠,與惠州的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有很高的契合度。“慧聰來惠州,不僅僅是慧聰一家來,未來我們將帶動更多的上下游企業落戶惠州,帶動整個產業互聯網的發展。”
據介紹,慧聰集團規劃與大亞灣區和其他合作方共同設立產業互聯網發展基金,投向產業互聯網、現代服務業等新產業、新業態,以引進相關產業互聯網企業進駐,用慧聰集團“投資+孵化”模式幫助公司快速成長,形成集聚發展。
策劃籌建一批高質量的“城市名片”項目
作為惠州市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慧聰集團總部)項目進展如何?
許可介紹,“目前整個項目進展順利,一期中國產業互聯網博物館預計今年11月建成,將設置產業互聯網的展示體驗區。我們還將申請4A級景區,將中國產業互聯網博物館打造成惠州一張新的城市名片。”
據了解,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慧聰集團總部)項目總體投資150億元,項目總建筑面積180萬平方米,250米高雙子座,除了慧聰集團總部大廈以外,還將策劃籌建一批高質量的“城市名片”項目,包括中國產業互聯網博物館、大灣區產業互聯網規劃展示館、大灣區產業互聯網城市會客廳、產業互聯網孵化器、產業互聯網創業園。
2019年,慧聰集團形成了科技新零售、智慧產業、平臺與企業服務三大事業群,建立完整的產業互聯網生態。最新年報顯示,2019年慧聰集團實現營收148.33億元,比增40.2%。
“項目去年6月27日簽約,當年12月13日就開工,充分展現了惠州速度和惠州效率。”許可表示項目建設得到了惠州市、大亞灣區的高度重視,市工信局等相關部門積極跟進服務,為企業解決了不少困難和問題。“比如我們現在大亞灣創新大廈的臨時辦公地,享受3年免租的優惠,減輕了企業成本。”
記者謝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