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明年4月試運行,屆時生活垃圾處理規??蛇_2900噸/日
日前,惠陽區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市人大代表視察惠陽欖子垅環境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項目建設情況。記者從活動上獲悉,惠陽欖子垅環境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第一階段項目完成主體工程53%,計劃明年4月試運行,6月正式投產。屆時,惠陽生活垃圾日處理規模將從現在1200噸/日提高至2900噸/日,將極大緩解惠陽欖子垅環境園超負荷處理生活垃圾壓力。
入園垃圾逐年增長遠超處理能力
為解決垃圾圍城難題,減輕垃圾填埋壓力,2010年8月,惠陽區正式啟動惠陽欖子垅環境園籌建工作。該環境園占地約1706畝,采取“統一征地、總體規劃、分期建設”的方式,建設成為集棄物處理、技術科研、宣傳教育于一體的生態、環保基地。園區內規劃配套建設垃圾衛生填埋、焚燒發電和糞便、餐廚垃圾、城市污泥、垃圾分揀中心等一系列垃圾處理設施和生態水塘、生態農場等一系列生態設施。
惠陽欖子垅環境園一期項目由綠色動力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采用BOT及BT投融資模式投資、建設和運營,特許經營期30年,包括一座衛生填埋場和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及紅線外配套設施。
其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于2014年11月動工建設,利用“三驅逆推爐排焚燒爐”焚燒生活垃圾,并采用完善工藝進行煙氣凈化,設計處理規模為每天1200噸,并于2016年5月建成試運行。
在惠陽欖子垅環境園籌建之時,惠陽區、大亞灣區兩地每日產生的生活垃圾量為600多噸,惠陽根據這個情況,將焚燒發電廠總規模設定為1200噸/日。讓人沒想到的是,生活垃圾增長量比預計要快很多,入園的垃圾量2015年為1050噸/日,2016年增至1315噸/日,到如今每日入園垃圾量超過2000噸,并限制了每日入園垃圾總量。
“如果入園垃圾不限量,可能達到每日2500噸,而焚燒發電廠設計處理能力為1200噸/日,每天有超過800噸垃圾需要進行填埋處理,但填埋場填埋量已經超出設計庫容?!被蓐枀^環衛事務中心主任曾偉雄說,這會導致填埋場存在垃圾堆體滑坡、甚至導致防滲層撕裂等安全隱患。尤其在雨季,滲濾液處理系統長時間負載運行,容易導致微生物菌群失調、壞死、生化處理系統崩潰等風險問題。
從建成使用至今3年多時間,入園垃圾每年平均增長19%,按照惠陽大亞灣兩地的發展趨勢,未來生活垃圾還要進一步增長,預計到明年七八月份,兩地每天生活垃圾產生量會達到3000噸。
二期項目第一階段主體工程完成過半
為徹底解決惠陽區大亞灣區的垃圾處理出路問題,惠陽區啟動焚燒發電廠二期項目建設,二期項目垃圾處理規模為3400噸/日,總投資17.6億元。二期項目分為兩個階段建設,第一階段建設垃圾處理規模為1700噸/日,即4臺850噸焚燒爐生產線,第二階段日后適時啟動建設。
據悉,二期項目在焚燒發電廠一期的基礎上提升設計理念,主要的工藝設備配置更加先進合理,主廠房及附屬設施外形更加完善美觀,更加突出嶺南文化,展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成垃圾發電環保教育示范基地,打造中國乃至世界垃圾處理行業的新標桿。
目前,惠陽正在加快推進焚燒發電廠二期和污泥“三合一”(餐廚垃圾、污泥、糞便處理)項目建設,其中焚燒發電廠二期項目第一階段工程已完成主體工程53%,計劃明年4月試運行,同年6月投產。屆時,惠陽欖子垅環境園日處理生活垃圾規??蛇_2900噸,不過,按照垃圾量增長趨勢,僅能滿足未來兩三年的垃圾處理,焚燒發電廠二期第二階段要盡快啟動建設。
在初步解決垃圾處理出路問題后,惠陽將加快推進垃圾分揀中心及污泥、糞渣和餐廚垃圾等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并推動園區內小鳥天堂、“荷塘夜色”特色魚塘、生態農場、科研培訓中心等建設,逐漸形成產學研一體的現代化處理園區。
記者黃尉宏
市人大代表建議
林建靜:垃圾分類,要從小孩做起,從小培養分類垃圾的良好習慣,以小手牽大手的形式,推動全社會進行垃圾分類,從而減少存量垃圾,也起到廢物再利用的作用。
黎業海:惠陽開展了幾年垃圾分類工作,在源頭上也有市民按照類別進行分類,但在中間垃圾回收環節并沒有分類,一起裝進了垃圾收集車。政府應該推行相應監管舉措,在垃圾收集、處理環節也應分類,從而減少垃圾,這樣垃圾分類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