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倫、尚煒、杜璽、潘文靜四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繁榮發展惠州鄉村旅游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工作部署,全市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工程,圍繞“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目標,搶抓“雙區驅動”戰略,挖掘資源優勢,推動文旅融合創新發展,通過政策扶持、項目帶動、特色發展,以文化為鄉村振興“鑄魂”,以旅游為鄉村文化振興添彩,讓鄉村文化活力迸發,讓鄉村鄉容美麗大方,以“鄉村包圍城市”,凸顯“嶺東名郡”的文化魄力,實現旅游惠民與富民的對接,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把“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勞作變體驗、農房變客房”的要求變為現實。
為加快推進惠州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借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東風,主動對接廣東省打造粵港澳世界級旅游休閑灣區和世界旅游休閑目的地發展定位,以品質提升為核心,打造一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品,充分利用惠州市山、海、湖、泉、城、鄉等資源,以歷史風貌建筑、鄉土文化、生態建設為依托,做好鄉村旅游文章,助力鄉村振興。
一是統籌規劃,推動鄉村旅游。根據《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開展文化和旅游特色鎮提升(2023-2025年)工作的通知》、《惠州市文旅融合特色村鎮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業助推鄉村振興的工作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等文件措施,打造一批文化旅游融合特色村鎮,完善鄉村旅游公共設施和服務體系;進一步發揮旅游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積極作用,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節點功能;拓展鄉村文旅發展新業態,推動鄉村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鄉村旅游的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
二是示范領航,培育文旅精品。結合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百千萬工程”建設,培育鄉村旅游集聚區(示范點),探索“新農村連片開發型、古村落活化型、文化創意改造型、鄉村創業激活型、項目驅動開發型、民宿產業帶動型”等鄉村旅游開發模式,優化鄉村旅游環境,引導農業公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田園綜合體等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打造農旅融合綜合體,打造以鄉村旅游與鄉村游示范縣(區)、示范鎮、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為主體的鄉村旅游發展體系。
三是品牌引領,助推提質升級。大力實施鄉村旅游與鄉村旅游“四變工程”,規范民宿發展,推動條件成熟的鎮村創建國家、省鄉村旅游示范項目,打造“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研學旅行+鄉村旅游”精品旅游線路,推動以鄉村旅游為重點的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四是連結資源,推動農文旅融合。把市場需求與當地農林牧副漁等自然生態資源、鄉村文化特色結合起來,聯合農、林、住建、交通、文旅等部門,開辟農文旅融合項目“綠色通道”,按照“全景式打造、全產業發展、全社會參與、全方位服務、全區域管理”原則,多領域寬范圍協同推進鄉村振興。
五是產研融合,實現人才賦能。結合金牌導游人才培養工作,與高校合作、民宿企業對接,打造民宿學校;鼓勵高校和旅游研究機構開展鄉村旅游人才培訓;鼓勵引導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藝術人才、專業技術人員等投身鄉村旅游發展,吸引城市市民走進鄉村、年輕村民回歸鄉村、技藝匠人扎根鄉村,改善鄉村旅游人才結構;通過定期組織導游員、服務人員專題培訓、引進不同領域的專家進行指導、組織經營業主參觀學習、舉辦職業技能比賽等方式,不斷提高鄉村旅游管理和特色化服務水平。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2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