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惠市人社案〔2024〕35號
劉楚周、黃慶會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關于建設我市“粵菜師傅”人才培養 實訓基地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我市持續推進“粵菜師傅”工程走實走深,每年印發惠州市“粵菜師傅”工程工作任務清單,打造“粵菜師傅”工程金字招牌,在促進就業、鄉村振興、文化傳承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引導支持我市職業(技工院校)開設烹飪類專業,每年為社會培養輸送烹飪技能人才。同時,職業(技工)院校和“粵菜師傅”技能培訓基地積極為社會人員提供技能培訓,常態化開展“粵菜師傅”送技下鄉等活動,助力“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增強“粵菜師傅”人才培養載體建設,為培養“粵菜師傅”技能人才發揮重要作用。以技能競賽引領“粵菜師傅”人才培養,積極參加省級以上各類競賽與舉辦市級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豐碩。建設“粵菜師傅”海外交流基地打造惠州品牌,提升“粵菜師傅”工程國際影響力,高質量地弘揚東江飲食文化,有效地開展海外僑胞“粵菜師傅”技能人才培養。實施“粵菜師傅+鄉村文化旅游”發展模式,在各縣區鄉村旅游資源中注入“粵菜師傅”元素,將鄉村美食和鄉村旅游精品路線串聯起來,培育一批鄉村旅游粵菜·東江美食點及粵菜·東江美食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持續擦亮“粵菜師傅”金字招牌。圍繞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粵菜師傅”“四名”品牌: 培養一批星級“粵菜師傅”名廚、評選一批“粵菜名食材”、推進“粵菜名店”“粵菜名品”培育。持續推動各縣區結合地方特色組織開展“四名”創建活動,促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開展預制菜人才培養、新品研發、評價體系建設、龍頭企業培育,加快推進惠州預制菜等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
(二)加強“粵菜師傅”人才培養。鼓勵有條件的職業(技工)院校設立“粵菜師傅”相關專業課程,支持校企聯合培養“粵菜師傅”、共建產業學院。支持符合條件的“粵菜師傅”接受高等學歷教育。加強“粵菜師傅”技能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通過名師帶徒、技術交流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大培養“粵菜師傅”力度。鼓勵技工院校、職業院校與歷年獲評星級“粵菜師傅”的人員合作開展教學,充分發揮院校和企業在“粵菜師傅”培養中的雙主體作用,深化院校與有關餐飲企業的合作交流,為社會培養大批“粵菜師傅”技能人才。
(三)促進粵菜產業融合發展。為推廣惠州美食文化,打造“好吃到惠州”的美食品牌,推動“旅游+美食”產業深度融合、系統打造,適時啟動惠州美食系列評選推廣活動,評出一批惠州美食“名店、名廚、名菜”,打造一批惠州美食旅游精品線,發布第四批粵菜?東江美食點和粵菜?東江美食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開展非遺活動,積極推介粵菜非遺項目和促進文旅消費,支持傳統東江特色客家菜制作技藝申報各級非遺項目,推進“非遺進校園”活動。
(四)多維度舉措推動“粵菜師傅”工程建設。持續開展“粵菜師傅”相關培訓工作、“粵菜師傅”技能競賽、技能展示等主題活動。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開展培訓、師資交流等活動。做好宣傳推廣工作,推進我市特色美食的宣傳推廣。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