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惠市國資案〔2023〕27號
張偉平代表:
《關于打造惠州國資國企“大國資、一盤棋”格局的建議》收悉。衷心感謝您對國企改革發展的關心和支持,您從新時代新形勢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出發,對惠州國資國企提出了打造“大國資、一盤棋”格局的寶貴建議,針對性、操作性很強,對于加強市縣國資國企聯動,調動各方力量一同做強做優做大國資國企具有很好的參考意義。經我委會同各縣(區)及所屬企業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建立縱橫聯動機制方面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國資委認真對標國務院國資委、省國資委有關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工作任務,堅持自選動作與規定動作相結合,推動構建縱橫聯動機制。一是加強發展聯動。一方面,加強縱向發展聯動。市國資委與六大集團拜訪了博羅、龍門、仲愷等縣(區)主要負責同志,建立市縣(區)全面戰略合作關系,聚焦“制造業當家”“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鄉村振興、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等重大戰略和平臺,圍繞產業園區、碼頭、物流園、智慧停車場、綠色建材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目前,各企業與各縣區達成意向項目37項,計劃投資近320億元。另一方面,加強橫向發展聯動。推動市屬企業間和縣(區)國企間互通有無,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抱團合作,互助共贏。如:市交投集團與市港投集團正在謀劃利用各自在惠大鐵路和惠州港方面的優勢,加強與職能部門溝通對接,助力完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增強惠州港的競爭力?;輺|縣交通投資集團與大亞灣環境水務集團下屬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參與惠東縣供排污一體化業務。二是加強目標聯動。2020年年底,市委市政府印發實施《關于加快推動市屬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改革行動方案》,方案對市屬國企及縣(區)資產規模目標進行了明確。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對市屬企業、各縣(區)資產規模目標進行了細化。市國資委對照年度目標任務,建立國資系統“周調度、月督導、季分析”抓落實工作機制,推動市屬企業、各縣(區)抓改革、干項目、增資產,進一步提全市國企整體質量實力。三是加強業務聯動。2021年,搭建了覆蓋市屬國企和各縣(區)國資監管機構的惠州智慧國資監管平臺,設置“三重一大”決策運行、大額資金支出動態監測、財務、產權、投資、干部管理監管模塊,加強市縣業務聯動,加快推動形成上下聯動的國資監管大格局。
二、打造高端平臺方面
打造高端平臺是推動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屬國資國企積極探索,在打造產業轉移平臺、投資平臺及發展機制平臺上持續發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一是打造惠州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市委市政府印發實施《惠州市承接產業轉移實施方案》,以市產投集團為開發運營公司,統籌主平臺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推進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承接國內外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市產投集團按照方案要求,全力參與惠州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目前,已接收省產業轉移專項資金1.8億元,已儲備的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項目預計投資額約67億元。下來,擬通過搭建產業轉移子基金方式等渠道籌措資金,子基金規模20億元,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80億元,形成100億元投資規模。二是打造投資平臺。2022年,設立惠州首個產業母基金,以“子基金+直投”模式運作,吸引國內優質投資機構、龍頭企業、上市公司與惠州國資國企一道,投資惠州“2+1”產業、高新科技和戰略產業,共享我市產業發展紅利。目前,總規模近95億元的11只產業子基金已集中簽約,累計完成1個子基金出資、4個子基金投資決策、4個子基金項目盡調。三是打造發展機制平臺。市國資委與市稅務局建立了助力市屬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制度,落實減稅降費惠企政策,加強稅費政策宣傳、輔導,研究解決市屬國有企業涉稅訴求,支持企業發展。市國資委與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惠州銀保監分局建立了政銀國企常態化對接聯絡工作機制,進一步支持市屬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推動市屬企業高質量發展。
三、堅持市場化改革方面
以提質增效為目標,深入推進國企市場化改革。一是深入實施專業化整合,合并“同類項”企業。印發實施《惠州市國資委關于推進所屬企業加快專業化整合的工作方案》,深入開展企業間同一業務或同質業務的整合,減少企業戶數。市交投集團正推進高速公司資產整合工作,市城投集團已啟動1家企業解散清算工作,市港投集團完成荃灣公司外方股權收購工作。惠東縣力爭年底前減少10家一級企業,博羅縣計劃將縣商貿資產經營有限公司40家子企業壓縮為15家,龍門縣已將57家糧食企業整合為2家公司。二是加大“兩非”“兩資”清退力度,完成處置任務。督促市產投集團成立非正常經營企業清算組,建立工作臺賬動態管理,逐步分類處置,在市法院、市市場監管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完成231戶存量非正常經營國有企業清退處置工作。三是差異化授權放權。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精神,參照國務院國資委、廣東省國資委和先進地市國資委授權放權事項,結合工作實際,組織各企業、各科室認真研究、充分研判,梳理我委取消、下放、授權事項,并對市國投集團、產投集團給予差異化授權放權支持。四是完善指標體系用好考核“指揮棒”。更加注重國企經濟效益,科學系統優化2023年度所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指標體系,調增企業“歸母凈利潤”指標分值,調設“人工成本利潤率”指標,一企一策明確企業重點項目和重點任務,引導企業提高盈利能力和經營質量,控制人工成本。
四、強化監督管理方面
突出監督的嚴肅性、權威性、時效性,健全協同高效的監督機制。一是不斷完善風險管控體系。3月印發了《關于開展各集團公司章程梳理修訂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導所屬一級企業梳理修訂公司章程,進一步厘清企業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融入公司章程,促進企業決策更規范、執行更有力、監督更有效。擬定《惠州市市屬企業合規管理辦法》,推動市屬企業不斷完善合規管理組織架構,全面構建合規管理體系,加強企業合規管理意識,依法合規經營,有效防控合規風險。二是聚焦重點監管領域加強監管。加強產權管理,3月份印發實施企業資產租賃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企業資產租賃行為,其中637處資產年租金由原來的4305.2萬元增至4819.91萬元,增長12.0%。加強企業債務風險管控,動態監控企業資產負債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企業按要求做好債務風險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資產負債率。截至目前,市屬企業資產負債率62%,總體債務風險可控。強化投資監管,啟動編制所屬企業投資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企業投資行為,細化各級投資審批權限,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做實項目投資后評價工作。三是整合監管合力。發揮黨內監督主導作用,有效整合紀檢、審計、財務、法律、人事、黨務等各種監督力量,多途徑、全方位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做到時時有監督、事事有監督。6月召開市國資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會議,以案為鑒、舉一反三,增強市屬國資系統紀法意識,筑牢思想防線,始終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正風肅紀反腐新成效護航全市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五、加強全市上下國企領導干部業務培訓學習、交流方面
今年來,市國資委進一步加大了對國資系統黨員領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力度,印發實施《2023年市國資委培訓計劃》,推動系統黨員領導干部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砥礪政治品格,錘煉過硬本領,提升履職能力。全年共設置9場培訓班,計劃培訓人次超1600人次。一是加大業務培訓力度。5月,舉辦2023年惠州市國有企業投融資管理專題培訓班,組織市屬企業、縣(區)國資監管機構及所屬國有企業的投融資管理人員近60人參加培訓,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投融資管理水平,加強企業投融資管理隊伍建設,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下半年還將舉辦全市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加強全市國資國企間的溝通交流,提升全市國資國企領導干部改革發展能力。二是加強理論學習教育。成立市國資委黨委黨校,打造國有企業黨員干部教育基地,順利舉辦第一期培訓班,教育引導近250名學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指示精神,進一步增強理論水平。3月,舉辦了“思想鑄黨魂、學習增斗志”惠州市國資系統基層黨員進黨校培訓班,全方位夯實國資系統基層黨員理論基礎知識,進一步堅定黨員理想信念。下半年,還將舉辦惠州市國有企業黨組織書記、負責同志讀書班暨“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惠州在行動”系列專題研討班,進一步增強國企負責同志做強做優做大國企的使命感,提高管理和經營能力,不斷提升我市國資國企的質量和效益。
下來,市國資委將與各縣(區)進一步加強溝通聯系,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持續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重點抓好牢固樹立“一盤棋”理念、協同推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加強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監管、持續深化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等方面工作,健全組織領導、評估評價、溝通交流等工作機制,持續推動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更好完成國資國企在新時代新征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使命任務,為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建設更加幸福的國內一流城市貢獻國資國企力量。
惠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23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