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聰等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全市增加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的建議已收悉,經商市財政局,現答復如下:
一、目前我市AED配置使用情況
2020-2022年,我市財政局安排市級財政資金299.65萬元,分兩批在我市各縣區的主要交通站場(機場、火車站、汽車總站)、人群聚集場所(體育館、會議中心、行政中心、老干部活動中心)和旅游景區(如西湖、紅花湖等)等重點公共場所安裝AED裝置設備共55臺,同時加大對公共場所工作人員應急救護培訓力度。2022年6月2日、8月17日,在惠州仲愷高新區體育館,通過使用AED為心臟驟停患者贏得黃金搶救時間,成功救治二人。
二、AED配置使用工作進展
(一)積極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AED使用效率。一是建立AED導航。我市建立了城市AED地圖、急救志愿者在線響應APP,市民通過搜索“惠州AED”,就可以查找附近的AED并導航至放置位置。二是AED和120實時聯通。在省內率先將AED、急救志愿者調派、急救優先分級調度系統(MPDS)有機聯通。一旦有人拿取AED并開機使用,安置點負責人和市120管理員就能收到信息,并實時在市120指揮調度平臺上顯示,市120調度員可通過視頻、電話進行現場自救互救指導,同時立即派120救護車前往施救。三是讓“AED”跑起來。2021年11月,6臺AED裝載在交警鐵騎,遇到急救突發事件,交警鐵騎可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并用AED進行施救。
(二)進一步加強AED急救知識普及和宣傳。一是加大宣傳力度。2021年,創作了動漫版心肺復蘇術+自動體外除顫操作公益廣告,連續3個月在惠城區167輛18條線路公交車、客運汽車上播出。2022年,市衛健局制作了介紹AED操作使用的《衛惠》系列小視頻,在公眾號、微信視頻號上等平臺發布。二是通過“急救科學屋”進行科普宣傳。目前已在惠州科技館、東江干部學院、仲愷體育館、江南黨群社區服務中心啟用“急救科學屋”,通過“標準視頻+導師講解+學員實操”的培訓方式,為公眾提供規范化、一站式急救知識和技能科普場所。
(三)不斷提升重點行業應急救護培訓力度。市120急救中心聯合有關部門,在交通運輸、旅游、教育、消防等相關高危與社會服務行業大力開展群眾性的救護培訓,普及心肺復蘇技能及AED 的使用方法,發展救護志愿者隊伍。近年來,每年培訓救護員超過1萬人次,普及救護知識達到10萬余人次,引導公眾正確處理突發急救事件,促進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全民普及。
三、關于所提建議的答復
(一)關于提升公共場所AED配備覆蓋率。一是我局將積極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等有關要求,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施設備配備,積極尋求AED配備相關政策支撐,科學規范配置AED。二是建立健全AED長效運行機制,建立資金籌措、購置、選點、維護、巡檢、使用等管理規范,明確各部門、各主體單位職責,保障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穩步發展。三是市財政局將根據職能分工,做好配合支持工作。
(二)鼓勵我市慈善機構、企業等愛心捐贈AED。2022年3月,市紅十字會發布募集倡議書,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通過社會積極捐贈、各單位自主配置等渠道加強AED配置。目前惠陽區接受社會捐贈的AED數量為8臺,部分公共場所、大型商場及工礦企業也自行配置一定數量的AED。接下來,市紅十字會計劃每年在公共場所、人員密集場所投放一定數量的AED,方便施救者第一時間對突發心臟猝停的患者實施救助。
(三)關于加強公共場所急救設備使用培訓和宣傳普及。我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將繼續開展面向公眾的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和AED操作使用技能的公益培訓,并通過官方網站、微博、微信以及電視廣播等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包括AED使用在內的急救知識和基本技能。目前我市正通過循序漸進的AED培訓計劃,積極推動AED使用普及。首先在醫務人員中廣泛普及AED操作使用技能,然后再加強對公安、消防、武警、安保等群體的操作培訓,并適時擴大到青年群體、大學生和志愿者隊伍。通過培訓,積極推動救護培訓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不斷提高應急救護知識在人民群眾中的普及率。
惠州市衛生健康局
2023年7月19日
(聯系人:胡玉蘭,聯系電話:2833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