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五公開” >> 決策公開 >> 決策后公開
政策解讀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惠州市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8-09-28 10:55:58 來源:惠府辦〔2018〕9號
瀏覽字號:
分享到: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惠州市

  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行動計劃

  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惠府辦〔2018〕9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惠州市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衛生計生局反映。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9月27日



  惠州市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

  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進衛生強市、健康惠州建設,提升醫療衛生現代化管理水平,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粵府辦〔2018〕22號)精神,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加快醫療健康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到2020年,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基礎設施支撐體系逐步完善,醫療健康信息在政府、醫療衛生機構、居民之間共享應用,醫療健康服務供給更加優化可及、醫療健康服務更加智慧精準、醫患關系更加和諧、醫療健康服務業全面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走在全省前列。

  二、主要任務

  (一)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允許醫療機構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在實體醫院基礎上,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在確保醫療質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允許注冊或者備案的執業醫師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以及隨訪管理和遠程指導,允許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后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健康咨詢、健康管理服務。2019年,市直一家三甲醫院率先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到2020年,市三甲醫院全面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大力提升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水平,二級以上醫院要健全醫院信息平臺功能,整合院內各類系統資源,提升醫院管理效率,到2020年,三級醫院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集成,實現互通共享。(市衛生計生局負責)

  (二)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價格及醫保支付政策。按照方便群眾就近就醫、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有效利用、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可持續發展要求,及時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對基于互聯網開展的醫療服務項目,屬基本醫療服務的,按基本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執行,并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對競爭較充分、個性化需求較強的項目,實行市場調節價。完善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全面實現跨省和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加快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對接整合,實現醫療保障數據與相關部門數據聯通共享。運用醫療大數據,進一步完善以按病種分值付費為主的復合式支付方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大力推行醫保智能審核和實時監控,將臨床路徑、合理用藥、支付政策等規則嵌入醫院信息系統,實現事前提醒、事中監督、事后審核,嚴格醫療行為和費用監管。(市發展改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衛生計生局負責,排在第一位的部門為牽頭部門,下同)

  (三)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流程優化再造。大力發展基于新興信息技術的流程再造,改善醫療服務,優化完善網上預約掛號、預約分診、移動支付、診間結算、藥品物流配送、檢查檢驗報告推送等信息惠民便民服務。基于惠州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和廣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推廣應用醫療資源上下貫通、信息互通共享、業務高效協同,便捷開展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程醫療等服務,實現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信息共享、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推進“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推動構建有序的分級診療格局。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優化醫院管理流程,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到2018年底,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建成縣級遠程醫療中心。到2019年底,在惠東縣18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個試點村衛生室建設遠程醫療點試點基礎上,建成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縣域遠程影像、心電中心,輻射轄區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到2020年,惠城區、惠陽區、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建成縣級遠程醫療中心,全市7個縣級遠程醫療中心輻射轄區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部分村衛生室,有條件有需求的縣級婦幼機構、中醫醫院接入縣級遠程醫療中心,遠程醫療服務基本覆蓋縣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部分村衛生室。三級醫院非急診預約診療率,2018年達到70%以上,2019年達到80%以上,2020年達到90%以上。(市衛生計生局負責)

  (四)大力發展“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加強醫療機構與公共衛生機構的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充分利用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健康體檢、膳食消費、環境因素、流行病學因素、蟲媒監測等數據,開展大數據分析和挖掘,加強對各種傳染病、慢性病、腫瘤、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智能監測和精準預測。加強對老年人慢性病、兒童健康管理、兒童預防接種、孕產婦健康監測、嚴重精神障礙分類干預的在線管理,及時推送疫苗接種預約、健康體檢、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流程、健康教育等便民服務信息。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手段,向公眾提供傳染病流行預警、傳染病防控知識和營養健康等信息。2019年,推廣應用“互聯網+”結核病全流程管理模式,并逐步推廣到其他慢性病、傳染病的病種管理。(市衛生計生局負責)

  (五)創新“互聯網+”健康管理服務。完善居民醫療健康信息,加強居民醫療健康信息管理,實現居民醫療健康信息一人一檔、連續記錄、動態更新、共享共用,發展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信息服務。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居民健康的實時監測、疾病預警、慢病篩查、主動干預、個性化評估。到2020年,依托全市信息資源共享與交互平臺,實現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與電子病歷數據庫、全民預防保健數據庫互聯對接,全方位記錄、管理居民健康信息。支持居民醫療健康信息自主在線查詢,居民可便捷查閱本人在不同醫療機構的就診信息和體檢信息,通過與電子健康檔案動態關聯,更好地進行自我健康管理。鼓勵發展網約護理、網約家庭醫生、網約家庭藥師等服務,為居民在線提供健康咨詢、慢性病隨防、延伸處方、健康管理等服務。(市衛生計生局負責)

  (六)發展“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加快推行我市醫療機構藥品在省藥品電子交易平臺集中采購和跨區域聯合集中采購相結合的新機制。推廣處方流轉平臺,發展配送中心,支持醫院、藥品生產流通企業、藥店、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共同參與處方流轉、藥品物流配送。鼓勵社會力量建設和運營藥事服務平臺,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居民提供審方、合理用藥咨詢和精簡處方等社會化藥事服務。推廣智慧藥房,鼓勵醫院處方外配、信息共享,改造傳統藥品保障流程,為患者提供“一站式”藥事服務。加強基于互聯網的短缺藥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應業務協同。醫生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后,允許為復診患者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二級以上醫院要加強藥學部門信息化建設,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推進“智慧藥房”建設,實現處方系統與配藥系統無縫對接,方便群眾及時取藥。線上處方經藥師審核后,醫療機構、藥品經營企業可委托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配送。加強醫療聯合體內各醫療機構用藥銜接,對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的處方進行在線審核。二級以上醫院的臨床藥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合理用藥指導,并指導基層醫務人員提高合理用藥水平。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各級醫療機構要借助信息技術便捷實現中藥飲片代煎、配送服務,解決患者排隊久、煎藥不便及取藥難等問題。(市衛生計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展改革局、食品藥品監督局負責)

  (七)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充分利用“數字政府”統一身份認證、政務云、信息資源共享與交互平臺等公共支撐平臺,集約建設“互聯網+醫療健康”公用基礎設施。優化完善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健全醫院信息平臺功能,規范數據采集,完善全員人口、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數據庫,促進全民健康信息共享應用。(市衛生計生局、發展改革局、財政局負責)

  (八)大力發展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技術。加強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應用,全力推動醫療健康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搶占醫療健康人工智能制高點。推動全市醫療健康數據高標準匯聚、高質量共享、高水平挖掘、高層次應用。組建各類“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平臺,加快診療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醫學設備深度融合,發展虛擬現實、語音識別、機器人、生物三維打印、影像識別、輔助決策系統等技術,推動影像、檢測、診斷、分析等醫學設備的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在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臨床輔助決策系統、智能化醫學設備,實現醫療健康服務快速、便捷、精準、智能。到2020年,醫療健康人工智能技術基本覆蓋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衛生計生局、經濟和信息化局、科技局、財政局負責)

  (九)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人才培養。支持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開設健康管理專業,依托國家“大健康”戰略的政策利好,立足前瞻性、國際性、科學性和實用性,融合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時代背景,引進先進設備及教育教學理念,探索與國外高校聯合培養育人模式,打造高端、精品、特色鮮明的優勢專業。引導學生畢業后報考國家健康管理師,在取得健康管理師資格后依托可穿戴式設備、智能手機、互聯網實時跟蹤服務對象健康狀況,進行指導干預,并結合互聯網大數據,進行地區健康數據的研究與管理。(市教育局、衛生計生局負責)

  (十)規范“互聯網+醫療健康”質量監管。依托醫療機構、醫學科研機構、企業聯合建立“互聯網+醫療健康”質量控制中心,加強醫療健康服務全流程監管。推進網絡可信體系建設,“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產生的數據要全程留痕、可查詢、可追溯,滿足行業監管需求,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原則上不得出境,確需出境的應經過安全評估。(市衛生計生局、網信辦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政策支持。各地、各單位要將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加強統籌協調,加大對信息化基礎設施、醫院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等投入,形成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的長效保障機制。各有關部門要及時研究制定具體支持政策措施,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加強安全保障。建立統一規范、公開透明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安全監管體系。嚴格執行信息安全和健康醫療數據保密規定,建立完善個人隱私信息保護制度,嚴格保護患者的信息、用戶資料、基因數據等,加強“互聯網+醫療健康”信息系統、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完善安全防護評估機制,定期開展信息安全隱患排查、監管和預警。

  (三)加強宣傳推廣。積極培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典型,總結推廣經驗,大力宣傳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政策措施及成效,提高群眾知曉度和參與度,營造“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和社會氛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抽搐一进一出gif免费视频|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1区2区3区4区|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丁香婷婷在线观看| 美国大片免费收看| 日韩午夜免费论理电影网|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久re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 色噜噜的亚洲男人的天堂|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国产黄在线观看免费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80s国产成年女人毛片|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 欧美国产人妖另类色视频| 天天操夜夜操美女|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老太脱裤让老头玩ⅹxxxx|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欧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九九| 91视频完整版高清| 深夜福利一区二区| 女人色毛片女人色毛片中国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天天色天天干天天射|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