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餐桌上,淮山和粉葛都是很受寵的應節食材,既可煲湯又可入菜。近年來,惠陽區平潭鎮新圩村的淮山、粉葛兩大特色農產品逐漸名聲大噪,不僅在本地市場供不應求,還遠銷周邊城市,成為新圩村響當當的“金名片”。
發展深加工產業,打造淮山農業公園
作為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近年來,新圩村依托淮山、粉葛,大力推動特色農業發展。2024年全村種植淮山、粉葛面積超1300畝,年產值約1300萬元,有效帶動村民就業增收。不僅如此,新圩村還因地制宜發展深加工產業,打造淮山農業公園,成立合作社,制作粉葛粉條、淮山粉絲、紫玉淮山面、淮山蛋卷等,推動三產深度融合,借“金棍棍”的杠桿力,讓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夢越飛越高。
在新圩村村委會旁,農田搖身一變成為了淮山農業公園。公園內,有的藤蔓依舊綠意盎然,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有的則已枯黃,預示著豐收的時刻即將來臨,等待著村民的采收。此時,村民們在田間忙著開挖,動作嫻熟而利落;游客們穿梭其間,用手機、相機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歡聲笑語回蕩在田野間。
“收獲季節,每天傍晚五六點,收購商就會準時進村收購淮山、粉葛,每次一拉就是好幾千斤。”正在田間勞作的新圩村村民劉俊林說,他是第一次嘗試種植淮山、粉葛。劉俊林原本在外闖蕩做生意,當看到村里依托特色農產品發展得紅紅火火,他毅然決定回鄉,租下了撂荒地,共種植15畝淮山和粉葛。嘗到甜頭的他,滿懷信心地計劃在今年將種植面積擴大到25畝。
不斷加大一二三產業融合力度
今年1月1日,在第四屆淮山文化主題日上,新圩村再次給大家帶來驚喜,推出了粉葛淮山面、紫玉淮山面、淮山蛋卷三款新產品。“這三款產品一經推出就迅速成為爆款,截至目前,已經創造了將近10萬元的銷售額。”新圩村村委會副主任黃海河說。
隨著“百千萬工程”的推進,新圩村不斷加大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力度。2024年,村里新增加了三家合作社,各個合作社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精心制作了一系列手工產品。為了進一步提升淮山、粉葛的品質,近年來新圩村積極與科研院所展開深度交流合作,改進種植方式、改良品種。如今新圩村種植的小葉淮山,口感更加香糯,深受市場歡迎。
憑借著淮山、粉葛兩大特色產業,2023年新圩村榮膺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稱號。“淮山之鄉”“粉葛之鄉”的名號愈發響亮,吸引眾多采購商紛至沓來,也引得無數游客慕名前來探尋鄉村之美。
村內的淮山農業公園更是成為熱門打卡地。游客在領略了村內優美的環境后,迫不及待地深入田間,體驗田園生活的樂趣。大家一起動手筑窯生火,將村里剛收獲的淮山、紅薯、玉米等食材小心翼翼地送入窯爐中。在等待美食出爐的過程中,大家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感受著鄉野間淳樸的快樂,享受著難得的鄉村時光。
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黃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