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監督檢查組深入一線開展安全生產專項監督檢查。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今年6月是第21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今年3~4月,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紀委監委會同市政府辦公室、市安委辦等部門組成聯合監督檢查組,先后深入全市7個縣(區)和在重點領域負有重要監管職責的6個市直單位,對安全生產履職盡責情況開展了專項拉網式監督檢查。
聯合監督檢查組深入一線認真開展監督檢查,督促各地各單位按照“三個必須”(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切實履行屬地管理和行業監管責任,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工作落實到位,真正擰緊安全生產責任鏈條,護航安全生產。
聯合監督檢查組走訪7縣(區)6單位
“目前黨委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是如何安排部署的,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是否落實到位?”“本地區安全生產有哪些重點風險隱患?安全問題排查、整改、銷號是否形成閉環?”“請出示下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記錄,針對此前已發現的問題制定了哪些整改措施?”……聯合監督檢查組到各縣(區)、各有關部門檢查時“開門見山”地說道。
今年6月是第21個全國“安全生產月”,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和應急管理部以“遵守安全生產法 當好第一責任人”為主題,開展全國“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今年3月起,市紀委監委等部門組成的聯合監督檢查組,對全市7個縣(區)以及在重點領域負有重要監管職責的市應急管理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消防支隊等6個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管理情況,先后開展了兩次專項監督檢查。
聯合監督檢查組提前制定監督檢查方案等行動指南,明確檢查方法和重點等內容,量化專項監督評價指標,采取座談訪談、隨機抽查、查閱臺賬、實地暗訪等方式,分5個督查組聚焦重點領域、重點人群開展一線監督檢查。
督查檢查重點內容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重點行業領域集中治理(包括方案落實、建立工作機制、問題隱患排查整改臺賬等)、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改、重點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等方面情況;同時重點對其中是否存在違紀違法行為,比如各級各部門是否存在安全生產事故遲報、漏報、謊報、瞞報,是否存在失職瀆職、以權謀私、利益輸送,特別是安全生產事故背后的腐敗問題等情況開展督查檢查。
監督檢查過程中,聯合監督檢查組分別訪談了7個縣(區)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17個相關部門負責人和5個鎮(街)主要領導,抽查了13個鎮(街)有關工作臺賬、47家企業安全生產情況和兩家小區消防、燃氣安全工作管理情況,共發現政府部門監管問題和企業安全生產隱患問題154個。
一線走訪后,聯合監督檢查組形成安全生產工作專項監督檢查情況報告。報告指出,各縣(區)及各有關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職能,充分發揮監督檢查作用,安全生產工作部署有力有序,成效明顯。近年來,全市安全生產事故數量和死亡人數均呈逐年下降趨勢,2021年全年安全生產事故數量比2020年下降5.1%,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5.5%。
同時,報告強調,今年以來,惠州發生了幾起安全生產事故,一定程度上說明惠州市安全生產監管還存在一定問題,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任重道遠。監督檢查發現,各有關部門和縣(區)在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教育宣傳、排查整治、推進整改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短板漏洞。
建立問題清單督促整改防堵安全漏洞
在專項監督檢查工作中,聯合監督檢查組發現的問題包括個別人員對安全生產的思想認識仍有偏差,個別單位落實上級決策部署走形走樣、上級安排重要工作傳達部署不夠及時到位,個別部門之間工作協調配合不夠緊密,個別安全生產管理機制不順暢、部分職能劃轉承接不順影響工作落實,個別從業人員業務素質有待提高、工作作風仍不夠扎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有待加強等。
“個別單位在落實上級安全生產工作有關部署時,部分工作標準還不夠高,工作部署、責任分工不細致,存在‘打折扣’現象;各縣(區)安全生產管理多發頻發易發問題依然較多,個別已整改問題容易死灰復燃;個別單位未牢固樹立‘隱患即事故’的憂患意識,對安全生產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重視不夠……”聯合監督檢查組在報告中直指問題要害,逐一揭出短板所在。
據聯合監督檢查組相關負責人介紹,對司空見慣的小問題未引起高度重視,長期疏忽麻痹、視而不見,比如校外托管機構的消防問題、住宅小區消防通道問題等,極易引起“灰犀牛”事件;另一方面,對所謂的“權威”過分信任,僅憑過往經驗盲目樂觀判斷趨勢,極易引發“黑天鵝”事件。正因為個別工作人員存在這樣的思想,往往容易導致部分安全生產檢查工作不深不嚴不細,執法監管停在表面、流于形式,從而放任風險隱患滋生蔓延,最終釀成安全生產事故。
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督促問題整改,聯合監督檢查組以問題為導向,形成監督檢查報告,針對反饋的共性問題和每個受檢縣(區)、部門的個性問題,分別詳細列出問題清單,督促各縣(區)和各有關部門逐個認領問題、明確整改舉措、嚴格整改到位、實行銷號管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防堵安全漏洞。
聯合監督檢查組要求各縣(區)紀委監委、各職能部門對相關問題認真調查核實,對涉及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履職不力、監管不到位等問題提出追責問責意見,并上報市紀委監委。
為加強在開展較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追責問責審查調查工作中的協作配合,市紀委監委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應急管理局制定了《關于在較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追責問責審查調查中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試行)》,持續擰緊安全生產責任鏈條,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針對痛點難點對癥“開藥方”
針對今年上半年我市發生的兩起安全生產事故,市紀委監委正在制作《嚴守安全生產責任“紅線”——惠州市兩起安全生產事故背后失職瀆職行為被追責問責》警示教育片,對仲愷“1·10”事故和惠東“2·18”較大事故進行深度剖析,警示督促全市各級各部門從中吸取深刻教訓,落實以案促改,做到舉一反三,用層層壓實的責任鏈,構建環環相扣的安全網,實現保安全與促發展兩手抓、兩促進。
該兩起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市紀委監委迅速成立事故問責調查工作組,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展開調查,對事故屬地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公職人員履行職責情況開展調查,嚴查事故背后的失職瀆職、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今年4月,市紀委監委嚴肅問責和處理了仲愷“1·10”事故中19名相關責任人;對惠東“2·18”較大事故中履職不嚴不實的16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進行了嚴肅追責問責。
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壓緊壓實相關職能部門主體責任和監管職責,嚴查嚴處在安全生產上不負責任、玩忽職守等行為。特別是針對專項監督檢查中發現的154個安全生產問題,我市對癥“開藥方”,逐項核查發生問題的具體情況及整改情況,并開展了一系列追責問責行動:責令作出書面檢查黨組織1個;擬追責問責83人,其中誡勉1人、通報批評2人、責令書面檢討1人、責令檢查5人、批評教育25人、談話提醒22人、提醒談話14人、約談13人。
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監督檢查,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中存在推諉扯皮、弄虛作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以及失職瀆職、以權謀私等違紀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一律嚴肅追責問責,以嚴格監督倒逼責任落實、護航安全生產。
做好監督檢查“后半篇文章”
在一線監督檢查后,市紀委監委扎實做好專項監督檢查“后半篇文章”,抓好警示教育,并由聯合監督檢查組提出督查建議,督促各縣(區)、相關市直主管部門和企業履行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責任,確保安全生產各項責任不落空。
聯合監督檢查組在督查建議中指出,各級各部門要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市安委辦要加強統籌協調力度,全面梳理全市安全生產職責分工,對部門職能交叉、任務分工不清晰、責任存在爭議的相關環節,進一步理順機制,確保分工明確、責任到位,上下左右協調聯動順暢,有效形成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合力;各縣(區)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無小事”理念,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切實履行一崗雙責,研究部署和落實安全生產工作,并推動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行業主管部門落實“三個必須”要求,嚴抓嚴管,齊抓共管,常管長嚴。
此外,聯合監督檢查組提出,要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各縣(區)要結合工作實際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分行業、分領域逐一明確工作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持續開展為期一年的全覆蓋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建立專門工作臺賬,列出問題清單、整改清單、銷號清單,確保問題隱患閉環管理,及時銷號驗收,整改到位。各級各部門要注重監管“關口前移”,針對薄弱環節和短板漏洞采取有效措施常抓不懈,特別是對近期以來安全事故多發頻發易發領域,及時抓早抓小抓苗頭,加大整治力度。
聯合監督檢查組還指出,要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專業水平,各縣(區)安委辦、安委辦成員單位和各鎮(街)要加強安全生產檢查人員配備,借助安全生產專家力量,建立安全生產檢查“專家隨行制”,確保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到位,精準發現問題隱患,提出專業整改意見,推動提升安全生產檢查質效。
聯合監督檢查組還從職能出發,提出要加強督查問責,要求各級各部門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督查,把安全生產責任傳導到基層、企業;對屢屢發現安全生產隱患或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的企業,要采取有效措施,綜合運用“提醒、打痛、關停”等措施,加強典型案例通報,提高打擊震懾力。
本版文/圖 記者袁暢 通訊員陳惜輝 李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