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城區小金口街道由惠州大道、惠河高速、金泉路、小金河圍合而成的區域,是惠州重點規劃發展的惠州高鐵北站片區。隨著贛深高鐵惠州北站即將建成,該片區發展備受關注。
日前,我市接到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的信訪舉報件,反映在惠城區小金河大道與金泉路交界處有非法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現象,不僅造成生態環境問題,也使小金口街道金雞村村民日常生活受到影響,這對于快速發展、日益變靚的惠州高鐵北站片區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和諧的音符。
2021年8月31日,接到交辦案件后,我市高度重視,立即著手處理。在初步調查核實后,9月1日,惠州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專門作出批示,要求惠城區加快、嚴肅整改,并舉一反三,吸取教訓。我市立即從市層面成立工作專班,對舉報件進行專項調查、督導、整改,市政府、惠城區、市直相關部門多次組隊到現場跟蹤整改進度、指導案件辦理。經過數日科學、緊張作業,截至9月6日,現場垃圾已基本清運完成。
爭議
地塊在暫停受納后仍有垃圾非法傾倒現象,對當地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在快速建設發展的惠州高鐵北站片區非法傾倒垃圾,由此帶來的不良影響可想而知。經過調查組核實,投訴反映的地塊位于惠城區小金口街道金雞村小金河大道與金泉路交界處,地屬小金口街道金雞村奎湖村民小組。9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惠城區小金河大道與金泉路交界處的投訴件案發現場,只見數臺挖土機正在緊張作業,數十臺卡車轉運垃圾川流不息。
經了解,根據土地管理部門提供的2010~2020年小金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該地塊為其他用地類,原貌是小金河改道后棄用水澤和內陸灘涂。長期以來,由于小金河改道,該地塊形成獨立低洼積水地塊,面積約為1.65萬平方米,因地勢較低,導致地塊積水長期無法流通。
為有效利用地塊,著力解決轄區“三清三拆三整治”產生的建筑余泥、渣土,2020年4月,惠城區小金口街道辦研究確定選址金雞村奎一村民小組小金河路邊地塊(該涉案地塊)為建筑垃圾臨時受納場,并于2020年5月向惠城區城管執法局申請辦理建筑垃圾批準手續。獲批后,該地塊核準受納惠城區范圍內建筑余泥渣土,有效期為2020年5月20日至2020年11月20日。2020年6月18日,因該地塊權屬存在爭議,小金口街道辦決定停止受納。
經調查,投訴件中反映的“自去年以來,在位于小金河大道跟金泉路交界處傾倒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預計有500車,堆放面積幾千平方米,從周邊城市運輸過來”等情況,部分屬實。
現場調查發現,該地塊垃圾堆填面積約為3600平方米,其余部分為覆蓋著水浮蓮的水域。地面堆積的均為建筑余泥、渣土,但在清理過程中,發現在建筑余泥、渣土下方,還混有少許生活垃圾,并帶有輕微臭味。初步估算,現場約有1.6萬立方米建筑余泥、渣土、生活垃圾。
調查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交辦案件的焦點,是該地塊停止受納后,仍陸續存在個別人非法受納導致的垃圾非法傾倒現象;同時,有部分垃圾還來自周邊城市,并不是此前限定的惠城區建筑垃圾。今年8月14日,小金口街道綜合執法隊在接到群眾投訴后,曾當場查獲扣留兩輛涉嫌非法傾倒垃圾的車輛,并立案查處。此外,對當地個別人員涉嫌違法受納垃圾一案,小金口街道綜合執法隊已對其立案查處,其他涉嫌違法情況,惠城區公安分局已介入調查。據悉,案件正在偵辦中。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交辦件中反映的“造成污水橫流,排水口接入小金河后流入東江”這一情況,經調查不屬實。經工作人員現場核查,該處污水實為積水,通過無人機航拍、查閱小金河河道信息、現場排查及人員走訪,未發現積水通過排水口排入小金河(東江一級支流)的情況。惠城區環境保護監測站對場地內積水水質進行取樣分析,監測顯示所測重金屬項目均符合地表水5類水質標準。
處置
快速立案、快速處理,6天對現場1.6萬立方米垃圾完成科學分揀清運
9月8日上午,記者再度來到投訴點,只見現場已無挖土機、運輸車,此前非法傾倒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已全部被清理、運走,現場有工作人員正在清洗路面。為保障來往群眾安全,該低洼地塊已用環保材料圍蔽。打開圍欄,記者摘掉口罩在太陽下站立超過15分鐘,基本沒有聞到生活垃圾和污水的臭味。
“清運工作大概在9月6日就已完成。在高峰時段,惠城區出動了130輛運輸車、7臺挖土機和40多名工作人員,不間斷地對現場垃圾進行有序清運。據初步統計,6天下來,共清理出各類垃圾1.6萬立方米。”市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非法傾倒的垃圾中,有近9成是建筑余泥、渣土組成的建筑垃圾,這部分垃圾在清理之后,主要運往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填場,并視情形進行回收利用;約1000多立方米生活垃圾則在科學分揀處理后,運往惠城區、惠陽區等地的生態環境園用專業設備進行焚燒。
“此次清運工作的總原則是科學、有序、徹底,堅決防止造成二次污染。”惠城區小金口街道辦有關負責人介紹,作業期間,惠城區調集了大量的運輸、挖掘設備和工作人員,可謂機械、人力齊上陣。同時,還專門請市環衛建筑垃圾管理中心專業人員來到現場,對垃圾分類、清揀等相關工作進行科學指導,以提高工作效率,確保這批垃圾有科學的“歸宿”。運輸過程中,除了保證加蓋、不超載,現場還緊急安裝多個通上自來水的清洗龍頭,對每輛裝車完成的運輸車的車廂、輪胎等關鍵位置進行沖洗,每出一輛,沖洗一輛,最大化避免在運輸過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惠城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將現場的建筑余泥、渣土、生活垃圾和積水清運完成后,惠城區將組織專人專班,加強對該區域的巡查和監管,防止偷倒、濫倒情況再次發生,并加快推進案件查處工作,如發現違法違紀問題,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同時,立即啟動溯源工作,以8月份現場查獲的傾倒車輛為線索,全力查清現場建筑余泥、渣土、生活垃圾的來源。接下來,惠城區還將聘請第三方對該地塊進行場地評估,按評估方案對該地塊進行科學治理,還惠州高鐵北站片區一片和諧美麗。
記者劉煒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