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惠州消費市場堪稱“熱辣滾燙”。節假日里,港惠購物中心人氣旺盛。記者劉煒煒 攝
春節長假的餐館酒肆,迎來新年的市民們在熱鬧聚餐中喜笑顏開;行走各大商圈,一個個新引進的品牌首店令人眼前一亮;大型家電賣場里,以舊換新的消費者們在享受國補優惠后無不滿心歡喜……2025年以來,煙火氣十足的惠州消費市場堪稱“熱辣滾燙”。
作為“三駕馬車”之一,消費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今年以來,惠州將提振社會消費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政策激勵、活動組織、消費惠民等方面精心謀劃、共同發力,激發了全市消費潛力,有效發揮了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惠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35.04億元,同比增長4.0%,增速排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二。
節日消費火熱開展,帶動餐飲業零售業營業額顯著增長
元旦、春節、元宵節、三八節……節慶活動豐富,是一季度消費市場的重要特征。廣大商家借力節慶活動和場景創新雙輪驅動,帶動惠州消費市場呈現出“傳統提質”和“新興擴容”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
從2025年元旦開始,惠州餐飲市場“煙火氣”便呈現強勁復蘇勢頭。春節期間,熱門餐飲門店營業額達平日2~3倍,金華悅國際酒店茶廳日均等位超半小時,客房預訂持續滿員,外地游客占比顯著提升,折射出消費市場供需兩旺的活力。
惠州西湖2025年新春燈會成為現象級文旅IP,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完美碰撞。據統計,春節全市接待游客511.5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9.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2%和9.31%。
元宵期間,惠州商圈聚焦傳統文化與年輕消費融合。港惠購物中心推出“羅浮里尋寶大會”,結合燈謎互動、民俗市集,吸引家庭客群參與;華貿天地舉辦新春音樂會與親子手作工坊;部分商場聯合本土非遺傳承人展示糖畫、剪紙等技藝,既傳承文化又拉動文創消費。
旺盛的節日氛圍催生消費熱潮。系列活動帶動周邊形成“吃住行購娛”消費生態圈,如西湖燈會期間,周邊餐廳座無虛席,特色小吃攤位前也排起了長隊,部分商家營業額較平日大幅增加。
在華貿天地、港惠新天地、隆生·金山湖中心、佳兆業中心、吉之島等商場,元旦、春節、元宵等幾大節日期間,前來逛街、聚餐、觀影的市民不斷,帶動商場銷售額顯著提升。元旦當天,市民諸小姐就帶著父母和一雙兒女來到港惠新天地“逛吃”,不僅添置了新衣,還看了場電影,吃了海鮮火鍋大餐。她表示,辛苦一整年,給自己和家人買幾件新衣、吃頓大餐是很有必要的。
數據顯示,一季度惠州限上餐飲業營業額完成15.7億元,同比增長35.7%。其中,全市100強限上餐飲企業中,75家實現正增長,新入庫的10家限上餐飲企業貢獻純增量1.01億元。全市限上零售業銷售額完成180.4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限上家電增長44.6%、綜合零售增長4.7%,保持良好增長。
除節慶經濟之外,惠州各大商圈還積極通過創新消費場景培育增長新動能。華貿集團副總裁兼惠州分公司總經理何振城介紹,過去3年,華貿天地持續聚焦首店經濟戰略,良好的首店業績表現帶動商圈整體銷售穩步提升,2024年,項目引入的惠州首店促使全年客流同比增長21.6%。
“惠州社消零總額持續攀升,高凈值人群不斷增長,是惠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張亮眼名片,更是城市能級顯著提升的表現。”何振城表示,首店經濟快速發展,是惠州消費活力不斷激發、消費層級不斷提升的縮影,離不開城市消費力的托舉,尤其是消費能力較強、多元化需求的群體,為更多國際化首店品牌和創新業態的引入提供了支撐。
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惠民效應顯著激發消費活力
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實施,對激發惠州消費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市以舊換新相關品類商品零售額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分別增長112.3%、52.0%、44.6%。
何為“加力擴圍”?簡單來說,加力就是加大補貼力度,擴圍就是擴大補貼范圍和品種,其中,國家將手機、平板、智能手環等數碼產品加入國補,正是今年以舊換新活動的一大亮點。廣東省商務廳《關于加力擴圍實施2025年家電、數碼產品消費補貼政策的公告》指出,從2025年1月20日起,對個人消費者購買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進行補貼。具體標準是,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一件,每件補貼比例為減去生產、流通環節及移動運營商所有優惠后最終銷售價格的15%,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自從手機等數碼產品納入國補,不僅大大增加了顧客上門量,銷售額也直線上升。”順電電器惠州店是一家主營各類家電、數碼產品的綜合型家電超市,該店店面主管黃福海告訴記者,受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拉動,今年第一季度,惠州店銷售額同比增長30%以上,其中空調、電視、洗衣機等傳統家電增長都比較可觀,而手機數碼類更高,增幅超過50%。
家電領域的品類擴圍也非常給力。在日前開展的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中,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擴圍后,參與國補的大家電已從去年的8類增加至12類,同時增加了近30類N類家電進入國補活動。2025年,惠州率先在原14類N類家電產品的基礎上調整擴大參與活動的商品品類,參與活動的家電品類已擴增至39個品類(12類大家電+27類N類家電產品)。
汽車方面,擴大汽車報廢更新支持范圍,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納入可申請報廢更新補貼的舊車范圍;同時,將個人乘用車置換更新補貼標準按照購買新車價格分為四檔,新增了新車購置價為4萬元(含)至7萬元(不含)的檔次,購買燃油車補貼4000元/輛,新能源車補貼5000元/輛。
“除全國統一的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等12類大家電外,還有27類N類產品參加國補,主要包括消毒柜、空氣凈化器、衣物護理機、家用消費機器人、蒸烤箱、電磁爐、烹飪機、投影儀、空氣炸鍋、電煮鍋、電熱水壺、除濕機、顯示器等都可以參加補貼,已覆蓋店里家電品類的90%以上。”京東家電隆生·金山湖中心店店長陳晴川說。
補貼標準方面,2級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補貼標準為產品銷售價格的15%;1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補貼標準為產品銷售價格的20%。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空調產品最多可補貼3件),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
“根據2024年10月的預估,配齊全屋的各類重要大家電,以及消毒柜、電磁爐、空氣炸鍋等小家電,全部支出要超過5萬元。而按照最新的以舊換新政策,總支出只要3萬多元,這是非常給力的惠民舉措。”在京東家電隆生·金山湖中心店刷卡訂購家電的市民蔡先生說。
惠州商務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6日零時,我市今年已完成核銷補貼11.59億元,其中家電換新核銷補貼7.01億元,位居全省第4。
記者劉煒煒 游璇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