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惠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印發。記者了解到,我市將緊扣地方特色,以法治化、數字化、場景化為抓手,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民營經濟發展等重點工作進行融合,深化信用賦能實體經濟與民生服務,從政務誠信建設、商務誠信建設、社會誠信建設和司法誠信建設方面提出若干舉措,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根據工作要點,今年將持續升級“信用惠州”網站功能,發揮網站集中公示各類信用信息的“主渠道”作用,提升信用報告查詢使用體驗。推出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版信用報告,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我市將在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等領域全面推廣信用承諾制,將承諾人履約踐諾情況納入信用記錄。進一步拓展“信用辦氣”“信用辦水”“信用辦電”適用對象范圍,加大宣傳力度,簡化辦事流程,切實提高服務效率。
工作要點提出,進一步深化惠州市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與金融機構在信息共享、系統對接、聯合建模等方面的合作,創新優化融資模式,圍繞小微、科創、專精特新、“小巨人”、名特優新等市場主體開發專項“信易貸”產品,為鏈主企業及上下游交易方提供信貸支持,激活全產業鏈條活力。
2023年,我市制定守信激勵服務實體經濟十條措施,充分發揮守信激勵的正向作用,讓更多守信主體享受信用紅利。
“加強‘惠信碼’平臺應用,深度整合各類資源,全方位豐富信用應用場景,對誠信個人及企業給予充分的信用激勵。”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充分發揮惠州市信用服務產業聚集區作用,主動加強與互聯網企業、大數據企業的交流合作,深度挖掘信用數據在個性化服務、智能決策等關鍵領域的應用潛能,激發數據要素價值。
積極探索“信用+鄉村融資”新模式
今年,我市將強化星級信用村和明星信用村的創建評定工作,推動評價結果在擔保、保險、財政扶持、產業發展等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同時,推動金融機構積極探索“信用+鄉村融資”的新模式新路徑,充分激發農村地區守信踐諾的內生動力。
工作要點提到,將深入推進省信用應用創新“揭榜掛帥”項目,鼓勵各部門結合信用賦能“百千萬工程”,在信用監管、信用服務實體經濟、優化營商環境、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大膽創新、先行先試,及時總結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結合實際在全市復制推廣。
加強區域信用建設,持續優化信用環境。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落地“穗佛莞惠”跨區域信用合作,積極推進信用信息共享與信用評價互認,支持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信用共建;落實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積極參與跨區域信用獎懲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博羅縣、惠城區作為省信用縣的引領作用等,帶動全市縣域信用建設。
記者劉建威 通訊員張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