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派鎮美麗示范主街干凈整潔、韻味十足。通訊員徐小鳳 攝
地派鎮作為龍門縣的“北大門”,地勢北高南低,四面環山,擁有優質的“山、水、泉、茶”資源,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區鎮。走進地派鎮,一幅幅舒適宜居、功能完善、生活便捷的城鎮畫卷映入眼簾。平坦寬闊的公路、綠意盎然的生態小公園、風格統一的房屋外立面、功能齊全的圩鎮“會客廳”都讓人眼前一亮。
以上成果,與地派鎮推動“百千萬工程”與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差異化高質量發展道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當前,地派圩鎮環境面貌華麗蝶變,讓美麗鄉村從“效果圖”逐漸變成“實景圖”。居民的生活環境改善了,獲得感和幸福感也得到了提升。
美麗示范主街
低成本精筑魅力商道
2024年以來,地派鎮錨定省級“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培育目標,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城鎮,聚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如今,一幅舒適宜居、功能完善、生活便捷的絢麗圖景正在地派鎮徐徐鋪開。
驅車沿著省道353線一路北上,沿途竹林密布,山巒翠綠。不久便到達地派鎮境內,石碑上的“地派”兩個大字映入眼簾,旁邊兩棵婆娑的老榕樹成為“迎客榕”,最吸引眼球的便是五彩線條勾勒出來的“山脈”,融入“百千萬工程”宣傳標語,打造獨具特色的入口標識,讓人們一進入地派就能感受到獨特的“山水泉茶”文化氛圍。
當前,地派鎮以“生態立鎮、旅游旺鎮”為發展定位,積極推進美麗圩鎮建設,助力“百千萬工程”。“我們堅持規劃引領,圍繞山水風光特色鎮定位,科學編制美麗圩鎮建設規劃,深挖文化內涵、突出特色塑造、兼顧就地取材,以點帶面推動美麗圩鎮建設。”地派鎮“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張燕妮介紹,目前,地派鎮通過完善設施建設,對標典型鎮培育重點任務要求,謀劃實施補短板、填缺項提升工程近25個,總投資額約2億元。高標準推動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實現圩鎮舊貌換新顏;升級改造圩鎮道路約4公里,拓寬、修復路面并完善標識,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加大教育、醫療、文化設施投入,提升服務水平;完善農貿市場、停車場等生活配套,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狠抓環境整治,大力抓好“四項攻堅任務”,開展“六亂”整治,推進綠化美化凈化,持續提升人居環境品質。
春風拂面,春日暖陽照在地派鎮美麗示范主街上,這條主街位于省道353線,長約1公里。瀝青鋪設的車道寬敞平坦,標識清晰,兩側彩虹標線別具特色,綠植景觀錯落有致,兩旁房屋以米黃、灰白、暖棕色為主色調,外觀統一,商鋪牌匾根據各自經營類型個性打造,呈現出干凈整潔、優美舒適的美麗示范主街風貌,圩鎮顏值有了大變化。
據了解,地派鎮在打造美麗示范主街時,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不搞大拆大建,在現有基礎上以“繡花功夫”進行“微改造”,確保以最低的成本換取最大的建設成效。在規劃設計階段,邀請專業團隊進行整體規劃,將地派山、水等元素融入建筑外立面設計,確保風格統一且獨具特色。針對商鋪招牌雜亂問題,制定統一規范,明確尺寸、材質、風格等要求,引導商戶配合改造。科學合理升級改造主街道路,拓寬、修復路面并完善標識、劃設便民停車位。施工過程中,建立領導班子包片包干工作機制,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加強施工監管,嚴格把控工程質量與進度;積極協調解決各方問題,化解因施工給商戶和居民帶來的不便,保障工程順利推進。
除此以外,地派鎮還對人行車行空間、綠化亮化景觀、房屋建筑外立面等進行美化優化,為群眾提供了干凈靚麗的生活環境以及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同時,還進一步擦亮了主街門店的顏值,營造了濃厚的商業氛圍。對此,美麗示范主街商戶羅小娟深有感觸:“政府對樓房的外立面、招牌統一進行了更換,衛生比之前更好了,我們的客流量增加了,生意也比之前好多了。”
美麗圩鎮客廳
盡顯山水泉茶文化魅力
美麗圩鎮客廳是反映地域文化、產業特色、文化交流、展示圩鎮形象的多功能空間。作為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地派鎮以打造美麗圩鎮客廳為引擎,進一步展示了地派新形象,為“百千萬工程”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在2024年底,地派鎮美麗圩鎮客廳正式啟用并對外開放,集文化展示、休閑交流等多功能于一體,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快速了解地派的優質場所,成為展示地派鎮歷史文化、發展成果以及未來規劃的重要窗口。
張燕妮介紹,在客廳規劃選址上,地派鎮結合鎮域文化及公共空間,精準定位鎮中心區域的黨群服務中心大樓,確保交通便利、人流匯聚,方便居民和游客前往。設計上,整個客廳以簡潔大氣作主基調,充分融合本地“山水泉茶”文化特色,形成素凈高雅的形象設計。功能布局上,精心規劃,整個客廳面積約200平方米,分為兩層,一樓為形象廳,二樓為主展廳,客廳內部設多個功能區,包括主題展示區、文化交流區、助農直播間等。
走進美麗圩鎮客廳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簡潔時尚的客廳形象墻,地派鎮基本概況清晰展示。活潑可愛的主題IP形象“可可茶精靈”熱情地打著招呼,歡迎群眾的到來。在主展廳里,地派鎮的發展故事以“圖文+多媒體+實物”等多種形式徐徐展開,充分展示了地派鎮的歷史沿革、生態資源、建設成效、未來規劃、特色產品等,并展示了全鎮上下勠力同心、共同拼搏的形象,成為群眾更深入了解地派、感受地派的重要途徑。
特色圩鎮空間
千米步道串聯多彩生活
除了花心思建設好美麗圩鎮客廳,地派鎮在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過程中下足了“繡花功夫”,從細微處著眼,通過合理規劃,整合鎮內資源,將雜草叢生的閑置荒地,打造成為集休閑、娛樂、健身于一體的綠美生態小公園,不僅大大提升了地派鎮人居環境,還為圩鎮群眾提供了一處心曠神怡的公共休閑空間。
2024年,地派鎮充分利用圩鎮中心閑置荒地科學布局,新建一個綠美生態小公園,總面積約2.1萬平方米,綠化面積占比約70%,有效盤活閑置資源,又讓周邊居民就近享受綠意。
在推進小公園建設中,地派鎮緊扣“兒童友好”、親子互動、綠色環保、生態文明等建設理念進行綠化美化,各項設施布局也兼顧了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需求。比如配備滑梯、秋千等設施,為兒童設置安全的游樂區;設置籃球場、乒乓球場、健身器材等,為成年人打造健身活動區。
在景觀營造上,地派鎮巧妙融入了自然元素,在保留原有地形地勢的基礎上,打造起伏的山丘綠地,并利用原有的河流區域,沿河建設了一條約1000米慢行步道,串聯起公園各個功能區與特色景觀節點,增添一份靈動之美,讓群眾享受沉浸式的生態漫步體驗。每到夕陽西下,這個綠美生態小公園人氣漸旺,群眾或是在公園里散步,或是在休閑座椅上休憩,或是帶著小朋友在公園里滑滑梯、蕩秋千,好不熱鬧。這里已成為群眾晨間鍛煉、晚上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切實提升。
“入口通道”別具風格,“示范主街”換新顏,“圩鎮客廳”功能齊全……一直以來,地派鎮通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美麗圩鎮建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圩鎮。接下來,地派鎮將繼續緊扣“百千萬工程”以及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的建設要求,根據資源稟賦和優勢,科學謀劃產業發展方向和目標,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同時以圩鎮人居環境整治、綠美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為抓手,持續提升圩鎮環境品質,并加強“百千萬工程”宣傳引導,發動更多群眾參與到美麗圩鎮建設中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讓美麗圩鎮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果、新成效。
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徐小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