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新圩鎮長布活動中心開展活動。
沙田鎮金桔村獨居老人家中,適老化改造安裝了電熱水器;淡水街道“惠助空間”的殘疾人會員體驗到無障礙設施帶來的便利;永湖鎮長者安養中心年夜飯桌上洋溢著幸福的味道……這些生動場景都是惠陽區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2024年,該區以“六大體系”建設為抓手,在養老服務、社會救助、兒童福利等領域交出亮眼答卷。
2025年,惠陽區將持續提升社會救助效能,建設“1+2+10”標桿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提升兒童福利服務水平,推動民生福祉再上新臺階。
從“老有所養”到“老有頤養”
面對人口老齡化,惠陽區以“六大體系”建設為抓手,健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增強養老服務有效供給,讓老年人享受全方位的養老服務,民生福祉持續提升。
“這個熱水器太方便了!”沙田鎮金桔村的巫阿姨是一名獨居老人,過去一直使用燃氣熱水器,因衛生間環境狹小存在安全隱患。為保障她的人身安全,在適老化改造中,社工為她申請了電熱水器,還安裝了防摔椅、門鈴等設施。
惠陽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按照“一戶一策、量體裁衣”原則,聚焦環境改造、設施配備、輔具適配等改造服務項目,為全區22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家庭適老化改造,增強其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讓特殊困難老人在熟悉的環境實現“原居安老”。
今年春節前夕,惠陽各鎮(街)民政部門為長者安養中心的長者們帶來了一道道飽含家鄉味道的美食。白切雞、釀豆腐、慈姑燜豬肉……長者們圍坐在一起品嘗家鄉的味道,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幸福。
從“老有所養”到“老有頤養”,惠陽區正以繡花功夫織密養老服務網。2024年,惠陽區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模式建成12家長者飯堂,實現鎮(街)全覆蓋;創新打造47張家庭養老床位,提供上門服務782人次;組織養老服務人才培訓2259人次,約200名人才登記在庫。
探索完成“惠助空間”試點工作
“這里的設施既專業又貼心,特別是無障礙環境建設考慮得非常周全。”日前,惠陽區殘疾人聯合會組織會員到淡水街道“惠助空間”實地參觀,大救助信息平臺、慈善超市、志愿者服務中心等功能區域吸引大家駐足,通過沉浸式體驗讓會員們直觀感受到平臺的便利性。
據介紹,淡水街道紅星社區的“惠助空間”由淡水街道前進社區原辦公大樓與紅星社區長者服務站聯合改造而成。這里寬敞明亮,設施完備,不僅設有大救助信息平臺、慈善超市、志愿者服務中心、健康驛站、長者食堂、心理咨詢室、多功能室等服務平臺,還設有棋牌室、乒乓室、藝術室等休閑娛樂設施,為紅星、壩尾、淡環、東風4個社區的群眾提供全方位的便民服務。
“惠助空間”是首批全省綜合救助服務平臺建設試點之一,平臺集政策宣傳、救助資源匯集、社會組織孵化、慈善信息聚集、志愿服務集散等功能于一體,同時依托“粵眾扶”綜合救助信息系統,旨在推進困難群眾救助“一件事”集成聯辦改革,切實匯聚多元救助幫扶力量,強化服務效能,為困難群眾提供更精準、更高效、更溫暖、更智慧的社會救助服務。
目前,惠陽區已探索完成“惠助空間”試點工作,已在區民政局、淡水街道、永湖鎮以及淡水街道紅星社區和定南社區、永湖鎮老圍下村及吊瀝村建成區、鎮、村三級“惠助空間”,并掛牌運作。
省首批社會救助改革試點“惠助空間”是惠陽區堅持以六大體系和每周督查清單為抓手,穩中求進、積極作為、改革創新的工作縮影。
2024年,惠陽區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保障城鄉低保1474戶3255人,特困人員762人、臨時救助1135人次;撥付慈善資金及物資2764.77萬元,涉及項目共計141項,惠及群眾6697人;鎮隆鎮“雙百”社工站成功入選“廣東省標桿社工站”;積極實施“惠居工程”,統籌投入資金140萬元,完成127戶困難家庭房屋修繕,切實改善困難群眾居住環境;全區9個鎮街均已開展精康服務,服務人數3574人;區社會組織創新服務基地成功培育13家新社會組織。
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日前召開的2025年惠陽區民政工作會議上,惠陽區副區長陳偉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惠陽區將不斷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持續完善民政工作六大體系,逐步擴大相關民生保障政策覆蓋面。
從“老有所養”到“弱有所扶”,從“困有所濟”到“幼有所育”,惠陽區正以“六大體系”建設為引擎,讓民生答卷更有厚度、更具溫度。圍繞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個重大任務,今年,惠陽區將實施國家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兒童福利和權益保障高質量發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3個試點項目以及省綜合救助服務平臺、服務類社會救助、“鄉村著名行動”示范點等3個省級試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惠民生、促發展的“惠陽經驗”。
面對人口老齡化,惠陽區將持續健全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以打造“未來社區”試點為契機,結合實施“百千萬工程”推動縣鎮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建設“1+2+10”(1是區級長者服務中心,2是建設2個典型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0是2個典型鎮里面建設10個長者服務站標桿)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持續推動老年助餐發展,助餐服務擴面提質,優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供給,加強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實現建檔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覆蓋率100%。落實老年優待福利工作,做好高齡津貼發放、“銀齡安康行動”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保障工作等。
與此同時,健全和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和社會福利體系,推動“雙百”工程優化升級,發揮標桿社工站示范引領和150余名“雙百”社工服務基層困難群體的作用,以高質量標準化社會工作服務更好做實底線民生。深入實施“精康融合行動”,全區登記精神障礙康復對象接受規范服務率達到60%以上。全面加強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權益保障和關愛服務,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
在健全和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方面,深入推進省級“鄉村著名行動”示范點工作,重點推動惠陽區開展鄉村地名建設。做好永湖良井線、秋長永湖線、沙田永湖線3條鎮級界線聯檢工作。在加強社會組織監管的同時,積極發揮社會組織雙平臺作用,支持引導社會組織在民生建設、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記者許文昌 通訊員賴允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