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灣融創中心將積極推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加速落地。(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繪圖 惠州日報社AI媒體應用智能實驗室
競逐無人系統與低空經濟新賽道,大亞灣開發區添新載體!日前,由深圳技術大學與大亞灣科創集團共同組建和運行管理的新型校企聯合實驗室——無人系統與低空經濟融合創新中心(以下簡稱“深灣融創中心”)在大亞灣(港澳)科創智造園揭牌啟用,旨在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研融合,助推無人系統產業和低空經濟在大亞灣區蓬勃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以“6531”思路推動應用場景加速落地
無人系統產業和低空經濟有科技含量高、產業鏈長、應用場景豐富的特點,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當前正展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和無限的市場潛力。深灣融創中心作為深圳技術大學無人系統和低空經濟的重要研發基地,將積極推動相關應用場景加速落地,為大亞灣區乃至惠州市無人系統產業和低空經濟發展“添翼”。
據介紹,深灣融創中心成立后將聚焦“6531”思路開展工作,即圍繞新一代智能與無人系統技術、低空飛行器(無人機)數智化設計與仿真、無人系統一體化協同及應用、人因工程與人機混合智能、工業互聯網與智能智造及裝備技術、無人系統定位導航及綜合測試技術等“6”大研究方向;搭建大亞灣海陸空軌無人系統綜合測試試驗基地、6個研究實驗室、深圳技術大學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及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項目、低空經濟專家智庫平臺、科研類平臺等“5”大協同創新平臺;提供推動建設科技協同創新團隊、教學團隊與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設立深灣融創孵化基金暨深技大無人系統技術四創基金,技能培訓、學歷提升育人平臺等“3”大協同育人服務;組織“1”系列會賽活動,包括但不限于無人系統及交通物流、數智化設計及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學科比賽、創新創業等賽事活動等。“產教研深度融合”是深灣融創中心工作的鮮明特色。
當天下午,深圳技術大學校外實習基地授牌儀式舉行,深灣融創中心產教研融合工作由此邁出標志性的第一步。“深灣融創中心秉承‘唯實、求精’和‘創新、活力、擔當、有為’精神,圍繞新一代智能技術、信息技術和無人系統技術(包括無人機、機器人、無人車、無人艦船等)等領域,致力于搭建影響力顯著、特色鮮明的科技研發與高端人才培養高地,深圳與惠州產教融合創新標桿平臺。”大亞灣科創集團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尹毅強介紹,深灣融創中心將構建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高端人才培養體系,深化教育、科技與產業的融合發展,為區域經濟和科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校地企合作構建半小時科研圈
“深圳技術大學位于深圳市坪山區坪山河旁,距離大亞灣(港澳)科創智造園很近。”提及為何選擇落戶大亞灣(港澳)科創智造園,深圳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副院長、教授程濤表示:“大亞灣(港澳)科創智造園位于大亞灣坪山河科技創新谷,地理位置優越,便于深圳技術大學在周邊地區進行相關成果轉移轉化。同時學校與大亞灣科創集團理念相近,大家都瞄準低空經濟前沿,致力于打造一個低空經濟發展的人才高地,推動兩地低空經濟、無人系統相關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建設大亞灣坪山河科技創新走廊與深圳技術大學國際化研究型技術大學目標的實現。”
此外,大亞灣科創集團下足“硬功夫”來優化“軟環境”。“在載體服務方面,大亞灣科創集團已經在園區樓頂配套了無人機起降平臺,為項目的實驗測試提供良好的場地。”大亞灣區科創產業園發展公司副總經理凌國欽說,“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提供良好的政策服務和優質貼心的配套服務支持深灣融創中心在大亞灣的發展。”
自成立以來,大亞灣科創集團積極構建“科技-產業-金融”生態圈,是深受粵港澳大灣區高校青睞的合作伙伴。據了解,此前已有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惠州學院大亞灣化工研究院、惠州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學大亞灣研究院等校地企合作機構入駐大亞灣科創集團旗下園區載體。現在,有了深灣融創中心的加入,大亞灣半小時科研圈將加速形成,大亞灣區域經濟和科技發展正迸發著蓬勃的生命力。
記者張宇琪 黃旭新 通訊員張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