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涌社區舉行親子趣味運動會。 記者匡湘鄂 攝
澳頭萌娃學京劇。 記者曾靜妍 攝
有趣又有意義的安全知識宣講、家門口就可以免費享受的文體活動、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這個暑假,大亞灣開發區積極開展“志愿同行·精彩一夏”暑期志愿服務系列活動,用心用情關愛和幫助青少年兒童,讓他們度過一個快樂安全的假期。
據統計,7月~8月,全區共有2300多名志愿者參與到暑期志愿服務活動中,共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28場次。其中,“守護青春,安全一夏”活動共44場,為青少年筑起安全防線;“共護童行,希望一夏”活動18場,為兒童播撒希望的種子;“攜手關愛,繽紛一夏”活動86場,讓孩子們的假期色彩斑斕;“‘鄰’聚志愿,點亮一夏”活動29場,拉近了鄰里心與心的距離;“青春志愿,奉獻一夏”活動51場,展現了青年志愿者的青春風采。
齊心守護
線上線下宣教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識
在社區開展防溺水宣傳活動、組織青少年兒童走進消防隊參觀學習消防安全知識、舉辦應急救護知識講座……這個暑假,全區各單位、街道、村(社區)紛紛聚焦“守護青春,安全一夏”,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辦暑期防溺水、交通安全、網絡安全、用電及消防安全等知識宣教活動。
暑假剛開始,澳頭街道辦便精心策劃攝制了一條《快樂過暑期安全小貼士》教育宣傳短片,得到廣泛傳播和好評。兩位澳頭小學生演員演繹了防溺水、過馬路、防中暑、不能攀爬危險區域、上網謹防詐騙等安全情景,呼吁廣大中小學生從身邊做起,做好安全防范,度過一個快樂、安全的暑假。
7月27日上午,西區街道社工站藍岸社工點攜手大亞灣光明消防救援站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攜手成長,共筑安全”——消防職業體驗親子活動,吸引了18對親子家庭參觀。孩子們不僅學習了滅火器的使用方法,還親身體驗了開消防車的樂趣,對消防工作有了更直觀、深入的了解。
8月8日上午,霞涌街道團工委開展應急救護知識講座活動,街道、村(社區)相關工作人員及巡河員、護林員、沙灘救生員、學生志愿者等參加講座。大亞灣三救三獻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為大家講授了防溺水、心肺復蘇、自動體外除顫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識,并現場進行實際操作練習,提高大家的應急救援技能。
除了開展暑期安全宣教志愿服務活動,全區各單位、街道、村(社區)還圍繞“共護童行,希望一夏”,積極開展留守兒童等重點兒童群體關愛志愿服務行動,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讓他們在暑期能夠有所學、有所樂。如區婦聯積極開展“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募集善款物資工作,各基層婦聯紛紛入戶走訪,關心兒童、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將防溺水、消防安全等安全知識送上門;霞涌街道開展2024年暑期毛筆書法免費培訓班,特別聚焦于8歲至13歲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及留守兒童群體,為他們搭建了一個溫暖的學習平臺;西區街道龍光社區開設假期第二課堂,組織社區假期返鄉大學生為社區小學生課外輔導,全方位關懷新灣人子女成長等。
攜手關愛
經典文化戲曲舞蹈滋養孩子心靈
課業輔導、科普實驗、文化文藝培訓、生態環保活動……這個暑假,大亞灣各村(社區)紛紛開展精彩紛呈的活動,讓孩子們豐富暑期體驗,拓展興趣愛好,樂享繽紛假期。
暑假期間,惠州紅紫荊家庭服務大亞灣巖前中心聯合巖前村黨總支、巖前村關工委、巖前村婦聯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翱翔少年”夏令營。這是紅紫荊舉辦的第七屆翱翔少年夏令營,分別在巖前村、海濱社區開設了夏令營班,依托大亞灣區“黨員回家 服務萬家”工程的優勢資源,邀請專業的書法、繪畫、籃球、聲樂黨員志愿者老師為孩子們授課,讓孩子們領略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樂趣。
全區3個街道文化站的暑期活動也精彩紛呈:澳頭街道綜合文化站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舉辦“黨群同心,文化惠民”2024年公益暑假培訓班,包括兒童舞蹈班、青少年傳統戲曲培訓班、兒童體能班和少兒書法班。培訓班從7月初持續到8月中旬,均免費向居民開辦;西區街道綜合文化站分年齡段設置了13個公益暑假班,面向轄區青少年兒童開展免費培訓,開設了七巧手工、民族民間舞等11門課程。“把孩子送到政府舉辦的暑假班,我們很放心,大大減輕了我們上班族照看孩子的壓力。”居民李女士高興地說。
霞涌街道文體旅事務部開展了“探尋《論語》智慧 傳承中華美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夏令營,在霞涌文化站、非遺傳習所、黃金海岸文旅書吧等場所,以項目化主題教學的方式開設了《論語》開篇孝悌之義、禮儀之美等11個篇章的課程,讓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綻放光彩。
志愿服務
青少年志愿者積極參與社區建設
這個暑假,大亞灣開發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陣地,區內各單位、各志愿服務團隊積極組織志愿者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滿足群眾需求,讓社區鄰里更和諧。
自7月10日起,愛群社區啟動“五彩”暑期課堂,先后開設作文輔導、演講與口才、國學禮儀、器樂演奏、武術健康5個興趣班,大亞灣區作家協會、太極拳協會等社會組織的老師們紛紛走進社區授課。這是區社會組織黨委與社區黨組織開展“手牽手”黨建聯動共建的一個縮影。暑假期間,區作協、區太極拳協會、區廣場舞者協會以及各志愿服務協會等社會組織活躍在社區各個角落,開展各種特色活動,豐富社區居民的生活。
不僅有社會組織及志愿者隊伍為社區青少年兒童服務,許多青少年兒童也是社區志愿者隊伍中的一員。他們利用暑期,在社區工作人員的組織下積極參與扶老助幼、垃圾分類、平安創建、巡河護河等志愿服務,共同參與和美社區建設。
7月26日~8月9日,澳頭街道第三片區社工點開展“小火花”青少年志愿者成長小組活動,發展一支青少年志愿服務隊伍,幫助青少年加強對社區的認識和意識,增強參與社區事務的能力;7月17日,西區街道第六片區社工點組建了藍岸社區首支青少年志愿服務隊——“扶搖青年志愿服務隊”,并開展為戶外勞動者送清涼志愿服務活動,為堅守在一線的環衛工人、綠化園丁、快遞小哥、美團騎手等戶外勞動者送去綠豆湯、菊花茶等防暑降溫物資,用實際行動傳遞關愛和溫暖。
記者匡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