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初長,愛滿鵝城。5月11日,市民政局、市文明辦將在東江公園舉辦“愛心鵝城,浪漫之約”宋式集體婚禮。全市百對新人將遵循傳統禮制,行婚典之儀,以簡約而不失莊重的方式,許下一生的承諾。
為何要組織舉辦這一場宋式集體婚禮?
本次活動是在新修訂《婚姻登記條例》于5月10日正式實施的大背景下,市民政局、市文明辦深化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推進婚事新辦的積極實踐,通過融合宋式婚俗禮儀、惠州東坡文化等傳統元素,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婚俗新風的有機結合,樹立向善向上、剛健樸實、文明和諧的惠州形象。宋式集體婚禮以東坡文化為內核,新人身穿宋制婚服,完整演繹“親迎、卻扇、合巹”等傳統婚俗,儀式特安排主持人扮演蘇東坡形象為百對新人主婚,傳遞“風雨同舟、攜手同行、相互尊重、責任共擔、理解包容”的婚戀觀與家庭觀。宋式集體婚禮現場設置婚戀普法區,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婚姻權利與義務,引導新人從法律視角理解責任;創意打卡區設立“婚俗新風倡議墻”,鼓勵新人書寫對平等、包容的承諾,將傳統“結發同心”轉化為現代契約精神。宋式集體婚禮通過立誓言、簽婚書等形式,強化“家庭是社會責任的最小單元”。整場集體婚禮以“傳統禮儀現代表達”為核心,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能婚俗改革,推動“重登記、強責任、崇節儉”的社會主義新風尚深入千家萬戶。
這一場宋式集體婚禮活動有什么特色?
本次集體婚禮旨在傳遞文明、文化、公益三位一體的社會價值。有三個特色:
一是創新了“福彩+慈善+婚戀”公益模式。活動將福利彩票的公益屬性與婚慶結合,設置福彩游園會、愛心認捐區等,引導新人從新婚起就實施具有廣泛社會道德實踐公益慈善行為,傳遞“幸福與愛心同行”的公益慈善理念,為現代婚俗文化注入公益新內涵。
二是以宋式婚俗禮儀活化傳統文化、融合現代文明。通過婚俗儀式展現宋代文化精神內涵,同時嵌入平等、包容的新時代婚戀觀,讓傳統禮節不再是形式復刻,而是成為培育文明家庭觀的新載體,激發青年們的文化自信。
三是全周期宣傳愛心鵝城文明新風。活動打破單一宣傳方式,通過鵝城大橋打卡、新人紀錄片拍攝等場景化傳播,多元輸出文明婚戀故事,讓移風易俗理念貼近生活,形成持久社會影響力。此次活動倡導婚事簡辦,抵制鋪張浪費;弘揚文化根脈,增強城市認同;聯動公益與婚姻,引導新人以文明“小家庭”助力構建和諧“大社會”。下來,我們將持續探索婚俗改革與城市文明的創新融合,讓文明新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近年來,惠州在婚姻登記服務上有哪些便民舉措?
我市全面推進婚姻登記服務便民化,通過多項創新舉措提升群眾滿意度。
一是歷史檔案全電子化,實現"全國通辦"數據共享,全市異地婚姻登記近4萬對。全市7個婚姻登記處完成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檔案的電子化,實現婚姻登記“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群眾期盼。從2021年6月起,在全市范圍內實施內地居民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全城通辦,共辦理異地婚姻登記近4萬對。2024年辦理1.3萬對,占比26.5%。
二是預約服務精準化,破解群眾排隊難題。通過動態調節日常、特殊日期和周末預約號源,構建靈活高效的網上預約制度,登記效率提升30%以上,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三是突出人性化,在特殊節日及每周六安排正常上班。為了方便市民辦理婚姻登記,在5月1日、5月20日、10月1日、中秋節等群眾喜歡的特殊日子以及每周六,惠州市各縣區婚姻登記處均有上班服務群眾。2025年5月1日,全市共辦理婚姻登記170對。
四是婚姻輔導專業化,積極構建家庭和諧生態。全市設立7個婚姻家庭輔導室,配備專業團隊開展婚前輔導、婚內調解、法律咨詢等服務,2024年成功調和4008對離婚夫妻,并通過制作教育視頻、舉辦專題講座等創新形式傳播現代婚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