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海關關員在轄區鋰電池生產企業進行現場查檢。
記者從海關總署官方信息平臺“海關發布”獲悉,日前,《中國海關》雜志發布了2022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惠州市以綜合得分77.04分排名全國第34位。在5大分項關鍵指標中,惠州市外貿水平競爭力、結構競爭力、潛力競爭力等3項指標排名均躋身全國前50強,分別為第46、26、27位。
惠州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惠州市進出口總額為3091億元,繼續穩守3000億元大關。進入2023年后,惠州外貿在保持韌勁的同時發展勢能不減,2023年前10月,惠州市累計進出口280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規模列全省第5,增幅列全省第4、珠三角第一。其中,出口1699億元,占比為60.6%;在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占比超7成,鋰電池、家電等均有較快增長,“惠州制造”揚帆出海備受青睞。
外貿百強城市評選具有較強專業性和權威性
據了解,中國外貿百強城市評選是海關總署指導的評選,是反映我國城市外貿發展水平和質量的重要評價方式。該評選標準包括城市外貿水平競爭力、結構競爭力、效益競爭力、發展競爭力和潛力競爭力5大分項共20多個指標,由此計算出我國地級以上城市的外貿綜合競爭力分值,具有較強專業性和權威性。
記者從2022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看到,深圳、上海、蘇州、寧波、廣州、北京、金華、東莞、珠海、杭州分列綜合得分前10位,這10個城市均為東部城市,而且除了北京,其余9城均位于南方。其中廣東4城,為深圳、廣州、東莞、珠海,而從200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啟動評選至今,深圳已連續15次排名第一。
5大分項中惠州有3項關鍵評價指標排名全國前50位
在5大分項關鍵指標中,惠州市外貿水平競爭力、結構競爭力、潛力競爭力等3項指標排名均躋身全國前50位。據悉,水平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由“外貿總值占全國比重”“外貿依存度”“外貿企業質量”“出口發展優勢”4個三級指標構成;結構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由“產品技術高度”“出口市場多元化”“進口市場多元化”“出口產品多元化”“進口產品多元化”5個三級指標構成;潛力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由“區位優勢指數”“新備案外貿企業比重”“實際利用外資額”“出口新動能”4個三級指標構成。
其中,在水平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中,“外貿總值占全國比重”反映城市進出口規模以及對全國外貿的貢獻程度;“外貿依存度”反映當地經濟發展對外貿的依賴和參與國際分工程度;而“外貿企業質量”由“外貿企業數量”和“外貿500強企業數量”兩個四級指標構成,其中“外貿企業數量”體現城市外貿活力,“外貿500強企業數量”體現城市外貿實力,兩者共同決定該城市的外貿企業發展水平。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惠州新設立外商直接投資項目364宗,合同外資金額154.89億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3.99億元,同比增長39.80%,總量排名位列深圳、廣州之后居全省第3,是惠州有史以來實際使用外資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
惠州企業持續主動出擊“搶單”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即廣交會)被譽為“中國第一展”。2023年,隨著線下展全面恢復,眾多惠州企業也積極報名參展,與全球客商進行面對面交流溝通,“搶奪”全球訂單。
據惠州市商務局統計數據,2023年的春交會、秋交會,惠州代表團參展規模連創歷史新高:第133屆廣交會,惠州有105家企業參展,總共展位218個;第134屆廣交會,惠州有126家企業參展,總共展位達到243個。
與此同時,為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場,惠州企業還通過組團、自發參展等多種形式,積極前往全球其他大型展會參展。2023年1月9日,是香港與內地恢復首階段免檢疫“通關”次日,為保障外貿開門穩,助力企業拿訂單、拓市場,惠州市商務局組團帶領12家惠州企業及惠陽區等縣區代表赴港參加2023香港玩具展,12家企業共促成7.2億元訂單,成功打響了新年“出?!睋寙蔚谝慌?。
此外,在同樣春、秋兩季開展的香港兩大電子展(含環球資源消費電子展、香港電子產品展)上,惠州分別有57家、71家電子企業參展;在11月舉行的IEAE越南(河內)電子展上,惠州組織了28家企業參展;在12月舉行的環球資源印尼電子展上,惠州也組織了18家企業參展。
惠州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為了幫助外貿企業出海抓訂單拓市場提供貿易風險保障,市商務局會同中國信保惠州營業部努力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2023年省、市和縣(區)財政拿出不低于7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出口信用保險,同時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對企業投保保費、資信調查費、保單融資利息等給予一定比例資金支持。
記者劉煒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