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大亞灣開發區市場監管局聯合霞涌街道在霞涌海鮮街開展海鮮市場消費欺詐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市場經營戶及流動攤販短斤缺兩、使用過厚塑料袋壓秤違法違規行為。
據了解,4月29日至5月2日期間,該局聯合各街道辦全面排查轄區內的海鮮市場,嚴厲打擊短斤缺兩、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價格欺詐、虛假宣傳、以次充好、誘導消費、欺客宰客等違法經營行為,沒收過厚塑料袋14批,扣押電子秤等不合格計量器具3臺(件),立案2宗。
3~4個檔口配備一臺公平秤
走進霞涌海鮮臨時擺賣點可見,平均3~4個檔口就配備一臺公平秤,不時有市民在購買海鮮后前往公平秤進行復秤,這是記者跟隨執法人員在霞涌進行海鮮市場消費欺詐行為專項整治行動所見到的場景。
“從檢查情況來看,市場內經營秩序正常,商家電子秤均檢定合格,但有少數商家存在使用過厚塑料袋壓秤的現象。”在對霞涌海鮮街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后,大亞灣開發區市場監管局霞涌監管所執法人員林敏浩介紹,除了推行公平秤外,他們在市場內還安裝了64臺高清攝像頭。這些攝像頭不僅可以助力監管者隨時查閱經營者是否存在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或者在海鮮交易中摻雜、調包等違法經營行為,同時為執法監督檢查提供證據提取和溯源渠道等。
對于少數商家使用過厚塑料袋壓秤的行為,該臨時擺賣點有關負責人黃立雄表示,接下來將與監管部門進一步完善市場管理辦法,持續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治。據悉,為進一步規范市場誠信經營管理,臨時擺賣點管理方與經營海鮮的所有攤販都簽署了文明經營承諾書,明確規定對“短斤缺兩、辱罵,甚至毆打消費者”等行為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罰,并將商戶清退出市場及海鮮擺賣點。
加強其他涉旅行業監管
除了開展海鮮市場缺斤短兩等消費欺詐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外,大亞灣開發區還加強旅游住宿等行業監管。
4月28日,大亞灣開發區市場監管局向轄區農貿市場、酒店、餐飲、旅游景點、游樂場等重點經營主體發布了《關于規范“五一”節日期間商品(服務)價格行為的提醒告誡書》,要求旅行社、景區景點、賓館酒店和餐館等經營機構必須在醒目位置設立收費標價公示牌,不得使用誤導性的語言、文字、計量單位等誘導消費者進行交易,要嚴格執行明碼標價,依法誠信經營,自覺維護市場價格穩定。
連日來,該局還集中對轄區餐飲店、藥品店、景區等重點場所集中檢查,及時掌握轄區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產品質量安全、消費者投訴及信訪等工作動態,“五一”節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1000余人次,檢查相關單位504家,其中檢查商場、超市、市場68家次、食品經營單位297家次、藥店17家次、特種設備使用單位6家、其他相關單位116家次,現場處理調解消費糾紛3次,檢查共發現問題隱患9項,現場立行立改7項,立案查處2宗。
記者黃旭新 通訊員張冠華 王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