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寶石加工行業產生的廢水、固廢資源化循環利用的技術成果已在四角樓珠寶創意園投入使用。 記者黃岸媚 李向英 攝
“現在終于可以安心睡覺,也不怕接電話了。”近日,在四角樓經營寶石加工的老羅心情相當舒暢:今年3月份,企業終于入園了!在政府進一步加快小金河整治進度的態勢下,“入園后,我們不用再擔心環保問題,專心搞生產,企業迎來新的發展。”
老羅的企業入園發展是四角樓珠寶加工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縮影。這轉型升級的背后,正是源于廣東省科學院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惠州研發中心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寶石產業固廢、廢水資源化循環利用技術,該技術或將徹底解決四角樓寶石加工產業的環保問題。
“這是產學研合作產生強大社會效益的典型例子。”研究所教授喻連香介紹,依托該項技術,博羅縣規劃四角樓珠寶創意園項目,由惠州市深廣田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據悉,今年4月珠寶創意園列入2021年廣東省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計劃,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的環保設施建設投入近1億元,于去年11月開園,30多家工廠陸續入駐生產,未來可安置1500家加工生產企業。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寶石加工企業入園集約發展,博羅縣羅陽街道小金村等村鎮將騰出大片的產業用地,助力鄉村振興,也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彩石加工產業面臨發展瓶頸
走進四角樓小金村,隨處可見柵欄圍起來的露天寶石堆場,村內小路上散落著密密麻麻的白石、瑪瑙等彩石碎料,隨時能聽到切割機和打磨機的聲音,珠寶加工機器出售、打孔、打磨加工、寶石設計工作室……琳瑯滿目的招牌向外人展示著從原石到成品的完整產業線。
這里每天進進出出很多大貨車,運送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寶石。全國各地眾多網紅直播前來“挑貨”,他們對惠州可能較陌生,卻對四角樓珠寶加工企業和產品如數家珍。記者隨意走進一家加工店,店主會用專業話術問外來訪客:“你在哪里做?開商鋪還是做淘寶直播?做哪個等級的貨?”
據了解,1994年,四角樓珠寶加工產業的“鼻祖”——利雅寶石廠落戶,主要從事瑪瑙和白石等寶石加工。開辦幾年后,不少來自四川、湖南的員工另起爐灶,租賃村民房子做起了小作坊,并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勢發展起來。
歷經近30年的發展,這里已成行成市。據相關部門統計,以博羅小金村為原點,鼎盛時期惠城區和博羅縣幾個村聚集了數千家大大小小的寶石加工廠,僅小金村就有近千家。如今,仍有加工商戶近千家以及石料行60多家,寶石加工及配套行業從業人數6萬多人。
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彩寶石原料在這里切割、打磨,然后通過廣州等地的外貿公司遠銷海內外,在產業界,四角樓儼然就是大灣區重要的寶石加工之都,是寶石加工界一大品牌。然而,珠寶彩石產業產生廢料廢水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一直為人所詬病,最終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隨著國家環保部門對生態環保問題的不斷關注,一些無力增加環保設施的寶石加工小作坊被關停。
新技術讓廢水不外排
一項寶石產業固廢、廢水資源化循環利用技術解決了四角樓珠寶彩石加工產業發展的環保問題,科技進步給該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轉機。
“珠寶彩石加工產生的廢物,不處理就是環境污染,處理得好就是‘城市礦山’。”喻連香第一次到達四角樓時就做出這個判斷,毫不猶豫選擇攻克這個難題。
2017年9月,針對四角樓地區寶石加工固廢、廢水嚴重污染環境問題,四角樓珠寶創意園項目正式啟動,喻連香作為研究所派駐科研團隊負責人到達四角樓,對課題進行科研規劃,指導科研攻關。
喻連香帶著團隊,扛著設備,來到四角樓小作坊,挨家挨戶收集寶石加工產生的廢水廢料,用來做分離實驗。
經過一年多的反復實驗,喻連香和團隊研發出了國內首個針對寶石加工行業產生的廢水、固廢資源化循環利用的技術成果,廢水經處理后可全部回收用于工業生產,達到廢水不外排的目標;固廢資源化利用后,可形成附加值較高的建筑陶瓷原料和非金屬礦產資源。目前,該項技術已在四角樓珠寶創意園投入使用,產學研合作成果效果初顯。
變廢為寶為行業注入強心劑
近日,記者探訪了四角樓珠寶創意園。面向象頭山主峰,背靠小金村博頭嶺,正在建設中的贛深高鐵穿越而過,總占地面積超30萬平方米的創意園正好位于風景秀麗的山窩中。
在創意園內,5棟廠房已經建成投入啟用,二期工程塔吊密布,正在打樁施工。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大型的灰色圓形建筑,“環保創新、點石成金、產業集聚、綠色發展”16個大字顯得特別顯眼,這是投資一億多元建成的環保處理中心。在該處理中心直徑10多米的大型沉淀池內,寶石加工后的泥漿水渾濁不清,經過10多項分離處理后到達出水口。記者在出水口處看到,數十個水龍頭流出來的清水無色無味,與普通自來水看上去無差別。
“看似平坦的園區道路,其實下面布滿了與環保中心連接的大型排水管,每棟廠房的工業廢水經過環保處理中心提取凈化后,再通過進水管供給工廠使用,從而達到廢水不外排的目的。”喻連香介紹,除了廢水循環利用外,廢水中的固體廢料經過提取后變廢為寶。目前正在進行資源化利用基礎和推廣研究,已開發出建筑材料、繪畫顏料、工藝品等產品,實現珠寶產業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的新模式,將從根源上解決長期困擾四角樓寶石加工集群產業的環境污染問題。目前,該環保中心取得4項專利,未來將做技術輸出,為全國各地珠寶彩石加工產業提供技術支持。
在入駐工廠現場,切割聲聲聲入耳,工人們一派繁忙。談到入園后的變化,作為首批入園的珠寶加工企業主老羅認為,四角樓珠寶創意園的建立,讓他們從“游擊隊”變成“正規軍”,給當地珠寶加工商戶和從業人員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機遇,也有效拓寬了市場渠道。
曾小平曾是這里的珠寶加工小作坊主,由于環保監管原因,他3年前把工廠搬回了江西老家。今年4月,他故地重游再次踏上四角樓:一是把訂單交給四角樓朋友的工廠生產;二是考察創意園的場地問題。
打造大灣區彩色寶石之都
“今年4月,創意園被列入2021年廣東省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計劃,對我們來說既是鞭策也是鼓舞。”惠州市深廣田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葉樹東說,該項目已得到省市縣三級政府部門的支持,項目建設進入快車道。
墻內開花墻外香。在創意園辦公區,一撥又一撥現場咨詢的客商,不少是來自河南、海南、廈門、佛山的珠寶企業。“作為配合政府對珠寶企業的統一安置區,目前招商主要面向四角樓的企業,優先解決本地企業的生產問題。”葉樹東說,目前招商工作進展順利。
據悉,創意園2018年11月動工興建,總投資26.17億元,總占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7萬平方米,將分三期完成項目投資建設。其中,一期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可容納1500家加工廠商、1200家經營商戶,產銷將達50億元人民幣,創匯3億美元。目前,項目一期的安置區建成,去年11月7日開園,現有近70家寶石加工企業簽約,30多家全面開工生產。目前,環保處理中心正在試運行,寶石加工廢水年設計處理能力達600萬噸,固廢處理量可達10萬噸以上。
按照規劃,四角樓珠寶創意園項目將打造成集寶石(瑪瑙區、玉石區、高端寶石區、貴金屬區等)加工、電子商貿、文旅、展覽中心、科研創意中心、寶石檢測中心、寶石孵化中心、科普教育基地、雕刻中心及運營、服務等于一體的廣東省乃至國內及世界知名的“大灣區彩色寶石之都”。
“在做好開發運營的同時,項目還將依托研究所惠州研發中心,著力寶石巖礦鑒定、源頭治污、清潔生產技術服務及未來行業綠色低碳、無公害處理、環保創新技術推廣應用。”葉樹東介紹,未來將推廣四角樓珠寶創意園項目模式,輻射至全省甚至全國,打造中國寶石加工行業及寶石固廢、廢水資源化循環利用的標桿示范園區,擦亮“綠色經濟”這張亮麗名片。
記者黃岸媚 李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