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解讀
為合理規劃惠州市“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空間布局、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重大問題,根據《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惠州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惠府辦函〔20l9〕l29號)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相關要求,惠州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編制了《惠州市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農業農村規劃》),有關政策解讀說明如下:
一、制定《農業農村規劃》的背景
《農業農村規劃》是“十四五”期間指導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一個綱領性文件,是“十四五”期間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頂層設計。制定規劃的目的主要是解決我市“十四五”期間如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惠州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惠府辦函〔20l9〕l29號)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相關要求,惠州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編制了本規劃。
二、制定《農業農村規劃》的主要依據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惠州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惠府辦函〔20l9〕l29號)、《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惠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惠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第二次征求意見稿)、《惠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廣東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等國家及省、市的相關法規、政策及規劃。惠州市各種相關農業農村專項規劃,及其它相關資料和圖集等。
三、《農業農村規劃》的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市“三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基本建成與大灣區都市發展相適應、相匹配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包括精細農業現代化率先基本實現、精美農村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精勤農民現代化得到顯著提升、城鄉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580億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不低于7.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61萬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收窄至1.8以下。糧食產能穩定在60.44萬噸,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5%。基本實現100%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打造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30條、美麗鄉村旅游精品線路50條以上。新增培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培訓5萬人次。
四、《農業農村規劃》明確的主要建設任務
按照“固優勢、補短板、促提升、求創新”原則,推進實施廣東省鄉村振興“九大攻堅”行動。《農業農村規劃》制定了科技助農強農、農產品穩產保供、精細農業發展、精美農村建設、精勤農民培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等七大建設任務,為惠州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五、《農業農村規劃》包括的重點項目
根據規劃建設任務,廣泛征集和梳理出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項目庫,包括68個重點建設項目,作為《農業農村規劃》建設實施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