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GS-2022-7
惠州市林業局關于印發《惠州市林業局關于市級生態公益林更新改造、
使用林地和調整管理的辦法》的通知
惠市林〔2022〕26號
各縣(區)林業主管部門,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市屬國有林場,市林科所,局有關科室:
為加強市級生態公益林的建設、保護和管理,規范市級生態公益林更新改造、使用林地和調整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廣東省森林保護管理條例》《廣東省生態公益林更新改造管理辦法》《廣東省生態公益林調整管理辦法(試行)》《廣東省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和效益補償辦法》等有關規定,我局制定了《惠州市林業局關于市級生態公益林更新改造、使用林地和調整管理的辦法》,經市司法局審核通過,現由局務會審定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惠州市林業局
2022年3月18日
惠州市林業局關于市級生態公益林更新改造、使用林地和調整管理的辦法
為加強市級生態公益林的建設、保護和管理,規范市級生態公益林更新改造、使用林地和調整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廣東省森林保護管理條例》《廣東省生態公益林更新改造管理辦法》《廣東省生態公益林調整管理辦法(試行)》《廣東省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和效益補償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更新改造市級生態公益林
因重點建設項目和更新改造需要采伐市級生態公益林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廣東省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和效益補償辦法》,須經市林業主管部門批準,不得擅自采伐。
(一)申請更新改造要求條件
1、更新:市級生態公益林達到更新林齡申請更新采伐的。主要樹種的更新年齡按我省《公益林齡組劃分標準》達成熟林標準的年限執行。
2、撫育:符合《森林撫育規程》條件申請市級生態公益林撫育采伐的。
3、疏殘林改造。對年近中齡而仍未郁閉,林下植被覆蓋度小于0.4,或單層純林尤其是單一針葉樹純林,郁閉度小于0.3,林分結構不合理、穩定性差,系統功能退化,沒有培育前途的林分,采取保留有培養前途的鄉土闊葉樹種,伐除疏林、殘林中非喬木雜灌、小老頭針葉樹、短輪伐期速生樹種的萌芽樹、病腐木等,補植套種鄉土闊葉樹的。
4、低效純松林改造。林木生長不良、生長狀況較差、林分結構(如層次結構、密度結構等)已達不到防護和景觀效果,生態功能等級為三、四類林的純松林;或者松材線蟲病舊疫區范圍內感病嚴重的純松林;松材線蟲病新增疫點實施根除性采伐的。
5、桉樹林改造。交通干道(高速公路、國道、鐵路)、主要河流兩側(岸)第一重山或1公里可視范圍內,以及布局不合理并已列入當地市、縣重點生態工程建設范圍市級生態公益林中的桉樹純林。
6、救災復產林改造。因臺風、火燒、雨雪冰凍、干旱、洪澇、林業有害生物等自然災害導致林木倒伏、折斷或死亡,其中受害林木株數占單位面積株數30%以上且難于自然恢復的林分,實行皆伐改造的,或受害林木不足30%的擇伐受害林木。
7、自然保護區林分改造提升。為提升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景觀協調性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經省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論證,對緩沖區、實驗區未簽訂管護協議人工種植的桉樹、松、杉林進行改造提升的;自然保護區內的竹林可以按照當地經營習慣實施擇伐,但是不得擴大原有竹林的范圍。
8、其它因減災防災、搶險救災、林業科學研究等需要采伐市級生態公益林的。
因工程建設征占用林地(含臨時使用林地)、修建防火通道、開設森林防火隔離帶等特殊原因,已辦理林地使用或者規劃審批手續的,按商品林規定進行采伐審批,不納入年森林采伐限額管理。
(二)申請更新改造程序
1、市級生態公益林采伐更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規定,須經市林業主管部門批準,并實行采伐許可制度。市級生態公益林行政許可采取會審制度,由審批單位相關業務科室組成會審小組。原則上會審會議每月召開一次,一般在月底進行。市林業主管部門對連片皆伐面積大于300畝的,原則上派員現場調查核實,并附現場調查報告,連片皆伐超過500畝以上的,需要經市林業主管部門局長辦公會(局務會)審批。
2、實行公示制度。市級生態公益林更新改造單位和個人申請采伐情況、林業主管部門的采伐審核情況等,應在縣林業主管部門、鄉鎮(國有林場)、村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牌(欄)上張榜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市級生態公益林更新改造審批結果在審批單位門戶網公開。
(三)申請更新改造材料
市級生態公益林更新改造申報材料和程序按國家級、省級生態公益林更新改造的要求上報。
二、建設項目使用市級生態公益林林地
(一)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市級生態公益林林地的,辦理使用林地手續時,申報材料和程序按建設項目使用省級生態公益林林地的要求上報。
(二)辦理建設項目使用市級生態公益林林地手續時,其森林植被恢復費征收標準按國家和省級公益林林地的征收標準執行。
三、調整市級生態公益林
(一)各地要切實加強市級生態公益林管護工作,維護市級生態公益林穩定。有下列幾種情形之一需要調整(包括內部調整、核減、增加,以下統稱調整)市級生態公益林的,可提出調整申請。
1、確因國家、省、市重大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而需要調整市級生態公益林的。
2、市級生態公益林林地存在爭議,導致市級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無法發放而需要調整市級生態公益林的。
3、其他確需要調整市級生態公益林的情況。
(二)申請調整市級生態公益林,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面積平衡。除申請增加或核減市級生態公益林情況由市統一調配外,各縣(區)、市屬國有林場應做到本縣(區)、場內部調出和調進面積一致,確保本縣(區)、場市級生態公益林穩定;
2、區位重要。申請調進為市級生態公益林的林地,必須符合市級生態公益林的區劃標準和條件;
3、質量較高。申請調進的林地的森林生態質量較高;
4、集中連片。調進后該區域的市級生態公益林分布集中連片;
5、權屬明晰。申請調進為市級生態公益林的林地林木權屬明晰,且權利人要求區劃為市級生態公益林。
(三)調整市級生態公益林需由林權權利人向縣(區)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依據《廣東省生態公益林調整管理辦法(試行)》,經審核同意后由縣(區)林業主管部門專文向市林業主管部門提出調整申請。市屬國有林場逕向市林業主管部門提出調整申請。
(四)申請調整的市級生態公益林面積超過6.7公頃(含6.7公頃)的縣(區)林業主管部門、市屬國有林場需委托具有乙級以上林業調查規劃資質的設計單位開展可行性研究,出具可行性報告。申請調整的市級生態公益林面積少于6.7公頃的,需由有資質的單位開展林地現狀調查,編寫《調出(進)林地現狀調查報告》。
(五)向市林業主管部門申請調整應包括下列材料:
1、申請調整文件。應包括如下內容:申請調整的主要原因、可行性研究的主要過程和結論或調出(進)林地現狀調查主要過程和結論、調出(進)地點(地名)、調出(進)總面積、調出(進)小班事權類別、生態區位、聯系人、聯系電話等;
2、市級生態公益林調出(進)情況表;
3、市級生態公益林調出(進)小班地形圖;
4、調整市級生態公益林可行性報告或調出(進)林地現狀調查報告。
縣、場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六)市林業主管部門負責審核申請調整材料,對同意調整的,由市林業主管部門批復縣(區)林業主管部門、市屬國有林場,并抄送有關單位;對暫緩調整或不同意調整的,由市林業主管部門告知縣(區)林業主管部門、市屬國有林場。縣(區)林業主管部門、市屬國有林場接到市林業主管部門批復同意調整的文件后,應在15個工作日內注銷已調出的市級生態公益林現場界定書,并與調進的市級生態公益林林權權利人簽訂生態公益林現場界定書,公示存檔。同時,要及時調整市級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分配表,做好森林資源檔案數據庫和市級生態公益林地籍小班圖形庫等更新工作。由縣(區)林業主管部門提出調整申請的,調進的市級生態公益林地籍小班地形圖需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認蓋章后,送市林業主管部門存檔。由市屬國有林場提出調整申請的,需由市屬國有林場確認蓋章后逕送市林業主管部門存檔。
四、本辦法自2022年4月18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