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GS-2018-31
關于印發
《惠州市農業局
行政審批事中事后監管實施方案
》
的通知
惠農
〔2018〕159號
各縣(區)農業局、畜牧獸醫局、農機局,大亞灣開發區社會事務管理局,仲愷高新區農村工作局,本局各科室: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總體要求,推進行政機關工作重心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
我局制定了
《
惠州市農業局行政審批事中事后監管實施方案
》,
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惠州市農業局
2018
年8月7日
惠州市農業局行政審批事中事后監管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總體要求,推進行政機關工作重心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加快構建行政監管、信用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綜合監管體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省、市政府有關文件要求,結合我局工作實際
,
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和監管原則
(一)工作目標
以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十九大,省、市有關重要會議精神為指導,圍繞
“
政府管理要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后監管
”
的總體要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構建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與簡政放權要求相匹配的市場監管機制,細化事中事后監管工作措施,不斷提高農業領域監管水平。
(二)監管原則
1
、依法監管。堅持依法行政,按照農業法律法規實施行業事中事后監管,不斷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推進行政審批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2
、責任明晰。認真梳理行政職權,公布權力清單,明確各科室監管責任,既要防止監管缺位,又要防止監管錯位和越位,全面履行監管職能。
3
、協同監管。加強與其他職能部門的協同配合、信息互通、相互銜接、形成監管范圍全覆蓋,監管責任無盲區。
4
、有效監管。建立行政監管長效機制。監管內容、監管程序、監管方式和監管結果等相關信息要對外公開,將監管工作納入公眾的監督之下。
5
、
服務發展。堅持監管與服務統一,注重檢查與指導、懲處與教育、監管與服務相結合,正確處理履行監管職責與服務發展的關系,防止過度監管、不當監管和違法監管。
二、監管的主要內容
(一)監管對象
根據職責,市農業局重點做好對行政許可事項的事中事后監管。
(二)監管事項
根據市農業局已公布的權責清單,結合工作實際,確定事中事后監管許可事項10項。
1
、獸藥經營許可(非國家強制免疫計劃所需獸用生物制品經營)
2
、
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核發(動物隔離場所、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所)
3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設置審查
4、
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核發(原種、祖代種禽場和原種畜場)
5、
飼料生產許可證核發(單一飼料、濃縮飼料、配合飼料、精料補充料)
6、
飼料添加劑、添加劑預混飼料產品批準文號核準
7
、農藥經營許可證核發(跨縣區設立分支機構的農藥經營許可核發)
8
、復混肥、配方肥(不含葉面肥)、凈值有機肥、床吐調酸劑的登記審批
9
、農藥廣告審批
10
、拖拉機駕駛培訓許可證核發(委托縣區事項)
(
三)監管辦法
(見附件)。
三、監管機制
(一)職責分工
根據我局“三定”方案及權責清單,局機關各科室分工合作,共同做好許可事項的事中事后監管工作。所有事項由
局
政策法規科統一牽頭,相關科室對直接履行監管職責的事項開展檢查,加強監管。
1
、獸藥經營許可(非國家強制免疫計劃所需獸用生物制品經營)
牽頭科室:政策法規科;責任單位:獸醫科
2
、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核發(動物隔離場所、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所)
牽頭科室:政策法規科;責任單位:獸醫科
3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設置審查
牽頭科室:政策法規科;責任單位:獸醫科
4
、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核發(原種、祖代種禽場和原種畜場)
牽頭科室:政策法規科;責任單位:畜牧科
5
、飼料生產許可證核發(單一飼料、濃縮飼料、配合飼料、精料補充料)
牽頭科室:政策法規科;責任單位:畜牧科(飼料辦)
6
、飼料添加劑、添加劑預混飼料產品批準文號核準
牽頭科室:政策法規科;責任單位:畜牧科(飼料辦)
7
、農藥經營許可證核發(跨縣區設立分支機構的農藥經營許可核發)
牽頭科室:政策法規科;責任單位:種植業科
8
、復混肥、配方肥(不含葉面肥)、精制有機肥、床土調酸劑的登記審批
牽頭科室:政策法規科;責任單位:種植業科
9
、農藥廣告審批
牽頭科室:政策法規科;責任單位:種植業科
10
、拖拉機駕駛培訓許可證核發(委托縣區事項)
牽頭科室:政策法規科;責任單位:農機辦
(二)行政許可事項監管流程
1
、總體流程。由市行政服務中心窗口統一受理各行政審批事項(委托縣區事項除外),負責預審和收件;局業務科室負責審核和批準;行政服務中心窗口負責統一發證或告知辦理結果;政策法規科負責惠州市網上辦事大廳支撐平臺管理,督促各業務科室按時限辦結審批事項。對各行政審批事項事中事后的監管由責任科室做好相應的監督和管理(委托縣區事項由責任科室督促縣區做好監督和管理工作)。
2
、
監督檢查。各科室應根據事中事后監管事項和職責,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監督檢查,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實地核查或網上信息核實,重點檢查審批項目是否按審批要求實施以及是否達到各項標準和要求。
3
、限期
整改。各科室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該加強協調,及時提出整改要求,責令被許可人限期整改。
4
、
復核驗收。對全部審批監管事項應在規定期限內進行復核驗收,并形成復核評估報告或記錄。未能按時完成復核驗收的事項,各科室
局
應預先提交書面說明;未能通過復核驗收的事項,職能科室應提出書面處理意見。
5
、
違規處置。對拒不整改和整改達不到要求以及未能通過復核驗收的被許可人或事項,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市農業局行政審批事中事后監管工作領導小組,由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業務科室
負責人
為成員。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切實把監管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有針對性的貫徹實施方案,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推動監管工作取得實效。
(二)落實責任分工。
根據事中事后監管工作要求,明確牽頭科室和責任科室,制定工作計劃,細化工作措施,落實經辦人員,進一步發揮整體合力,切實有效保障事中事后監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三)強化協作配合。
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及時將我局在事中事后監管過程中形成的登記、備案、審批、執法、獎懲和服務等做好記錄,為后續事中事后監管提供服務。建立健全跨部門協同機制,進一步強化對守信的激勵和對失信的懲戒,推動形成行為主體“
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
的信用約束機制,加大違法成本,從而提高監管效能。
(四)實行考核制度。
將事中事后監管工作列入局科室年度工作任務。逐步建立監管工作的考評制度,加強檢查,嚴格考評,獎懲結合,促進事中事后監管工作高效、有序、穩步持續推進。
五、實施期限。
本方案自2018年9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