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開的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2017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市審計局局長陳雪梅在作報告時說,截至今年11月底,《2017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指出的53個問題中42個已完成整改,促進增收節支1.82億元。
整改促成出臺268項管理堵漏措施
陳雪梅說,今年8月,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2017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并印發決議,要求市政府扎實做好整改工作,并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整改情況。從審計整改金額來看,截至今年11月底,通過整改,已促進增收節支1.82億元,其中上繳財政1034萬元、減少財政撥款或補貼金額16990萬元、歸還原渠道資金194萬元,占應整改問題金額的91.4%。有關部門和被審計單位出臺加強管理、堵塞漏洞的具體措施268項。
《報告》指出,從審計發現問題的數量來看,截至今年11月底,《2017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指出的53個問題,其中:42個已完成整改,審計整改率79%。剩余11個問題全面整改面臨一些現實困難,如水環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以及推進工程建設進度等問題,各級、各部門正在進一步完善工作體制機制,逐一制定整改方案,明確了整改時間和具體措施,正在持續推進。從追責問責情況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行業主管部門強化責任追究,共對18名責任人進行了問責處理,其中:1人移送公安機關處理,2人開除黨籍,6人處以黨紀處分,1人被撤職,2名責任人員已被立案調查。
8家協會相關信息納入全國信用共享平臺
陳雪梅說,三大攻堅戰相關審計查出問題中,關于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滯后,河涌整治截污工程與城市排水體系不銜接,水污染未能得到徹底治理問題,截至今年11月底,市水務局、環保局等職能部門制定實施全市水環境綜合治理方案,按計劃加快推進梅湖水質凈化中心三期配套管網、馬安污水處理廠項目的實施;惠城區正按要求推進黑臭水體整治銜接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規劃與建設。
關于新開河工程項目設計單位執業質量差問題。截至今年11月底,市水務集團對設計單位惠州華禹公司和廣東如春公司聯合體處以11萬元罰款;重新編制了項目預算,調整了相應單價;重新優化了苗木遷移方案,實行據實簽證;并修訂了《河涌整治工程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河涌整治工程管理。市水務局在全市范圍內對該聯合體的違規事項予以通報批評。
國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查出問題方面,關于辦事流程不夠簡化優化問題,市發展和改革局通過整合審批體系、簡化部門職權、實施承諾機制等措施,全面壓縮審批和審查時間,社會投資項目從土地出讓到開工建設的審批審查由282個工作日大幅減少到99個工作日,壓縮了65%的時間。大亞灣開發區全面梳理土地掛牌出讓辦理環節,通過合并辦理、并聯辦理、壓縮時限等方式,實現土地供應階段的系統集成審批,將行政審批時間從149個工作日壓縮到71個工作日,壓縮約52%的審批時間。
關于商事制度改革力度有待加大問題,截至今年11月底,市工商局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加大全程電子化工商登記推廣應用力度,在全市范圍內推開了電子營業執照發放工作,已成功辦理5095宗全程電子化業務。
關于有關主管部門對行業協會管理不到位問題,截至今年11月底,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發展和改革局、環保局已建立健全信用記錄制度,分別將市建筑業企業協會、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糧食協會等8家協會的相關信息納入全國信用共享平臺,并已按要求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公開。
養老待遇資格每12個月認證1次
“民生資金和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進展順利?!标愌┟氛f,關于2個村未完成通自來水任務問題,截至今年11月底,惠城區馬安鎮龍塘村、仲愷高新區潼湖鎮琥珀村已基本完成通水任務。關于仲愷高新區9間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衛生站閑置問題,截至今年11月底,陳江街道勝利村、青春村、觀田村,瀝林鎮君子營村、英光村、羅村村,潼湖鎮黃屋村的衛生服務一體化衛生站已全部投入使用;潼湖鎮紅崗村衛生站已建成,正在開展工程驗收工作。
關于部分養老基金賬戶存款未按優惠利率政策計取利息問題,截至今年11月底,市社保局及其惠東縣、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分局已督促相關金融機構補齊5個養老金收支賬戶存款優惠利息差額共計301.89萬元。關于部分縣(區)民政局違規發放低保金或五保金問題,截至今年11月底,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仲愷高新區已向不具備領取低保金或五保金資格的人員追回低保金或五保金累計37.35萬元。
關于已死亡參保人員的家屬多領養老金問題,市社保局已完善原有養老待遇資格認證機制,改為從申請養老金當月起,每12個月認證1次,超過12個月未進行認證的,第13個月起停發待遇;同時加大對單位認證工作的監督管理力度,加強參保人員信息比對工作,確保不再出現類似問題。
嚴肅問責屢審屢犯的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
陳雪梅說,雖然我市審計整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從審計整改的情況看,部分單位整改工作的推進力度、整改質量仍有待提高,部分問題未能得到全面糾正,一些工程項目的建設進度仍然緩慢。對于水環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等客觀情況較為復雜的問題,各相關部門協調聯動、合力推動整改落實的力度仍有待加強,需要較長時間積累、分階段推進才能有效解決問題,整改工作需要持續推進。
記者了解到,針對仍未完全整改到位的11個問題,市政府將自覺接受市人大常委會監督,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將審計整改落實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落實審計整改。對不按規定期限和要求進行整改、屢審屢犯的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嚴肅問責。
陳雪梅透露,市政府將組織市政府督查辦公室、市審計局等單位,繼續加強對整改工作的跟蹤督查,推動各部門單位全力推進整改工作。穩步推進審計結果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主動向社會公開審計結果,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倒逼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到位。
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單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