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開的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于惠州市2016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記者了解到,上半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82.1億元,同比增收17.7億元,增長10.8%。上半年全市民生類支出完成151.4億元,同比增支15.2億元,增長11.2%。
“營改增”試點取得初步成效
市財政局局長陳國煌說,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20.8億元,為年度預算的43.29%,同比增支30.3億元,增長15.91%。增支的主要科目是科學技術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財稅工作的重頭戲。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主任游水生說,我市加強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財政支持,認真落實各項降成本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收費管理制度改革,通過實施減免涉企行政事業費收入、落實稅制改革措施和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記者了解到,截至6月30日,我市“營改增”四大行業共有4111戶試點納稅人進行納稅申報,申報率達99.68%,“營改增”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建議減輕企業負擔提升實體經濟活力
游水生說,上半年全市非稅收入完成66.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36.8%;市本級非稅收入完成25.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43.9%,財政收入結構有待優化,收入質量有待提高。
游水生建議,要加強對經濟形勢的監測分析,對下半年可能出現的房地產業回落、部分大企業繼續不景氣等各種風險,做到心中有數、加強防范、有效應對。同時,積極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營改增”試點工作,全面落實好國家結構性減稅政策,大力扶持實體經濟發展,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提升實體經濟活力。
陳國煌表示,我市將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方向,按可持續、保基本的原則安排好民生支出,確保各項民生資金落實到位。
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黃曉洲建議,繼續加大增收節支力度,控制追加支出,強化預算管理,不斷培植稅源,加大征管力度。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周躍年建議,市政府要想方設法減輕企業負擔,做到“放水養魚”。同時,要做好下半年經濟走勢的預測。
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郭 敏駱鳴東